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来,沧州地区出现多轮降雨天气,造成土壤过湿,部分田块出现积水;受连续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夏播作物生育期推迟,加之部分地区收获机械无法下地作业,对夏播作物的收获和小麦播种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寒露”已到,正是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饲草作物、果树、蔬菜、棉花等管理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形势,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专家提出如下技术建议,为农民科学秋收、秋种、秋管支招。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改良中心主任肖荷霞
针对玉米收获建议:要加快进度,玉米成熟度较好的地块、降雨偏少区域、以及土壤渗水较快的地块,在天气好转后,及时收获。对于收割机不能进地的,进行人工收获,应收快收。在加快玉米收获进度的同时,还要注意保障收获玉米的品质,收获后及时晾晒,防止霉变和发芽。如果没有晾晒条件,宁可晚收也不要盲目收获,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而对于播种偏晚,成熟度不够的玉米,一定不要着急收获。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三农服务中心主任席国成
针对小麦科学播种建议:
- 适墒播种。已经收获玉米的地块,如果天气、节气允许,先不要过早整地,等到墒情适宜时再进行旋耕播种等作业。小麦播种,土壤适宜的相对含水量是75%左右,简单的判断方法是“手握成团、落地即散”。
- 尽量适期播种。今年大部分地块可能都不能适期播种,如果播种时间晚于正常播期的,可以适当提高播种量,“以量补晚”,每晚播1天增加1斤麦种。
- 做好种子包衣、药剂拌种。近年来茎基腐病、纹枯病等土传病害发生较重,因此一定要做好药剂拌种工作,切勿白籽下地。建议使用噻虫嗪·苯甲·咯菌腈进行包衣,戊唑醇成分拌种剂会推迟小麦出苗时间,因此不建议大家使用。
- 施足底肥。由于持续降雨,雨水浸泡,加快了耕层中养分的淋融和冲失,因此,今年秋种更要注意施足底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式,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 控制播种深度。由于今年土壤墒情较好,建议大家控制好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4公分就可以。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院长闫旭东
针对饲草生产建议:
- 目前部分农户的第四茬苜蓿还没有收割,给苜蓿品质及产量带来不利影响。灾后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晴天后机械能进地收割时抓紧收割,晾晒打捆。由于持续降雨,苜蓿收割时期较晚,应提高苜蓿割茬高度,以7-10cm最佳。进入冬季前进行苜蓿追肥,亩施苜蓿专用肥10kg,保证苜蓿正常越冬。
- 这次降水对青贮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田间积水,错过了全株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时期。降水过后,及时排除玉米地积水,针对玉米生长情况合理进行收割和青贮,一是对夏播成熟期长且适宜青贮的玉米抓紧收割青贮,可以选择履带式玉米青贮收割机进行收割。二是对错过最佳青贮时机的玉米可以收获果穗后进行秸秆黄贮,保证牛场明年的饲草供应。
- 饲用小黑麦正值播种季节,降雨过后抓紧排除田间积水,充分利用土壤墒情播种小黑麦,播种时间做到尽量提前,提高播种质量。对于田间土壤湿度大的地块,通过开挖沟渠,沥出土壤耕层水分,为机械提前整地做好准备。对于晚播的小黑麦要加大播种量,每晚播种一天,亩播量增加0.5kg,播种时播深要浅,争取提前出苗。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站长曹金峰
针对大豆收获建议:
- 对于地势较高或沙壤土地块建议,关注天气过程,抓住晴天的有利时机,发挥农机优势,组织抢收;对于土壤过湿地块,传统收获机无法进地作业的,可使用履带式大豆收割机收获,通过增大接地面积,减少压强,加快抢收,及早腾茬,同时可避免碾压成深沟,尽量减小对冬小麦耕种质量的影响。
- 对于积水严重的地块建议,组织疏通沟渠、使用抽水泵抽水等措施抢排积水,降低田间水位和土壤含水量,为秋收秋种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边收获边晾晒,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烘干处理,防止霉变发芽。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农田高效研究所所长柴卫东
针对棉花生产建议: 连续降雨对棉花吐絮和后期棉铃发育极为不利,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建议:
- 及时排水。对有积水的棉田应及时排水,以散墒通气,维持棉株生理活动,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
- 连续降雨,棉絮和棉籽已充分吸水,鉴于大部分棉田雨前下部棉花已收回,而且棉田中上部通风透光较好。因此,剩余部分棉花不急于采收,让其在棉棵上充分晾晒,而后再收获。以防棉絮和棉籽霉变。
- 大风、降雨易造成棉絮脱落。落地花和非落地花、雨前花和雨后花、僵瓣花和非僵瓣花要分收分晒分售。
- 由于阴雨、气温低,入冬前棉铃不能正常吐絮的,要摘回家集中晾晒拨桃。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刘进余
张立树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
针对果园管理建议:连续降雨致使部分果园积水内涝,极易诱发裂果烂果,落果和果树病害发生流行,对成熟期较晚的果品产量和果品质量造成影响,并给我市的小枣和冬枣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此种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
- 及时排水,防止果树的烂根,保证树体正常生长。个别园片地势低洼,园内可能会积水,果树根系就会处于厌氧呼吸,导致部分根系由于沤根而死。针对各种果树,低洼易涝,积水过多的果园及时排水,防止积水过多时间过长,造成树体死亡,尤其是桃园。
- 秋施基肥。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是各类果树秋施基肥的最佳时间。待雨过天晴后及时施有机肥,施肥量根据树体鲜果产量,斤果斤肥为宜,同时施入适量的 N、P、K肥及微量元素肥料,全园撒施,施入旋耕或深翻,土壤通透,满足树体来年生长和结果需要。
- 病虫害防治。秋季也是果树病害的高发期,重点抓好腐烂、干腐病,轮纹烂果病,早期落叶病的防治,主要用药可选用必备(80%的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苯醚甲环唑、 丙森锌、腈菌唑、菌毒清等,待雨过天晴后,及时喷布。
- 晚熟果适时采收。总之,通过管理,减少降雨多造成的损失,达到最终获得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苗锋
针对蔬菜管理建议:连续降雨影响了露地白菜等叶菜的快速生长、塑料大棚秋延后及日光温室秋冬茬果菜结果,造成蔬菜田湿度偏大,土壤透气性变差,对蔬菜根系正常生理代谢带来不利影响,部分地势低洼田块积水严重导致死亡。针对当前及以后连阴雨天蔬菜如何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 疏通排水通道,抓紧减灾防涝。雨停后,尽快疏通蔬菜设施四周及露地田间的排水沟渠,抢排田间积水,尽可能地减少蔬菜受淹时间,避免涝害和渍害导致蔬菜沤根死亡。另外,设施栽培时还要防止雨水倒灌进棚内造成田间淹水。
- 修缮蔬菜设施,防止再次危害。抓紧修补受损的设施蔬菜棚膜或棚架,同时增加压膜线、固定好棚膜,以免棚内再次进水;对被雨水冲刷受损的温室墙体进行培土,加固并覆盖薄膜或无纺布,避免遭受二次冲刷。
- 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科学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