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冀州区码头李镇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学史力行,聚焦百姓“急难愁盼”,积极创新学习教育载体形式,确保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聚人气”。
创新形式“促学习”。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该镇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示范带动,以“线下+线上”形式提升学习成效。其中,在线下学习方面,镇机关内积极开展党史问答“每日一题”活动,通过利用每天早会学习,让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在线上学习方面,利用平台建立了“码头李镇全民阅读学习班”,在学习班群中,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可以以文字、图片、手账等形式分享学习心得,进而互相激励、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同时,该镇紧紧依托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以组建镇村两级宣讲队伍为纽带,确保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截至目前,该镇镇村两级干部组织开展各类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50余场次,受益群众上万人。
活动引领“接地气”。该镇将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同党史学习教育巧妙融合,以重要时间节点和节日为契机,全面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涵形式。其中,在清明节期间,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为主题,依托码头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码头李镇“忆历史·感党恩·圆梦中华”文艺汇演,通过红歌传唱、戏曲联唱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七一”建党节期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冀鲁豫展览馆参观学习,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感人事迹,激发基层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服务群众“暖人心”。该镇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其中,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该镇一方面实施道路绿化、村内绿化、闲散宅基绿化、祼露土地绿化工程,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绿化布局和灵活多样的绿化形式,因地制宜栽植海棠、复叶槭、五角枫、柿子、李子等树木,全面提升乡村振兴“美丽底色”;一方面把造林绿化与河渠治理、水系连通等项目结合起来,开展沟渠绿化,深挖造林潜力,拓展绿化空间,全面打造乡村振兴“美丽景观”。截至目前,各村累计清理路边沟2000余米,清运柴草垃圾3000余方,植树4.3万余株,绿化面积868亩,渠道清淤35公里。在小城镇建设方面,立足于打造“生态水系·美食小镇”,高标准完成了城镇排水管网建设项目,累计安装排水管道1700多米,彻底解决了镇区排水排污问题。在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该镇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宋庄村发展鲜食玉米种植120亩,在泊南村发展林下鲜食花生种植150亩,在南顾城村发展高标准优质品种山药240亩,并直接对接北京新发地,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供稿人:樊加伟 张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