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金融设施体系建设,提升“银行保险+”服务水平,助力衡水经济恢复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助力乡村振兴。衡水农商银行结合国家光伏贷款产品政策,积极与资质良好光伏公司对接,研发“光伏贷”信贷产品,通过对接农户、电网公司、光伏公司,探索出“四方合作”的营销新模式,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地方打造清洁能源高地。部分保险公司创新发展“保险+科技”模式,在农险理赔业务中推广无人机、卫星遥感、猪脸识别、线上自助承保理赔等科技手段,有效提高农险承保理赔效率、防灾防损能力和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如太保产险衡水中支积极推广“e农险”APP,实现承保电子信息公示化、保费催收代收等便捷功能,为农户提供了线上无接触承保服务。
二是推动防贫保障。各保险公司加大“保险+防贫”产品推广力度,创新推出中药材种植险、梨树收购期险、牛奶价格指数保险等农险服务产品,上半年辖内脱贫地区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险种达50余种。辖内5家保险机构已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精准防贫保险,全市13个县(市、区)已有12个已开展防贫保险,截至2021年8月末,为16万人提供风险保障379亿元,实现赔付295万元。
三是服务小微企业。采用“保险+银行”模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如人保财险衡水市分公司累计为136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实现融资1996万元。开展企财险、雇主责任险、员工意外险等业务,帮助企业恢复和持续发展。截至2021年8月末,辖内保险机构本年累计开展企财险业务、责任险业务5000余万元。
四是助力绿色金融发展。辖内银行业机构树立“绿色信贷”理念,将绿色金融发展放在发展的首位,将推广“光伏贷”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绿色乡村的重要举措,扶持地方清洁能源新产业发展。截至2021年8月末,辖内家银村镇银行累计发放农户光伏贷款485万元。(供稿人:孔菲、周连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