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讯:花椒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佐料,可你知道吗,就在海港区的北部山区,藏着上千亩的花椒林。这里的花椒品质好,名气大,多年来远销国内多个地区。
9月9日,白露刚过,记者来到海港区石门寨镇南峪村的平台山上,满山的花椒树在秋阳下愈发红了,香气阵阵扑鼻。
平台山风景。
花椒好吃采摘难
李有新家在平台山上种了5亩多地的花椒树,每年采摘时都要请帮工。记者来到李有新的花椒林里时,采摘工头戴方巾、手提篮筐,正忙着采摘花椒。“我们这儿每年采花椒的时间从8月份到9月中旬,采收期近两个月。农作物熟了不等人,得抓紧采,否则老在地里不仅影响收成,品质也会差些。”从小就跟着父母采花椒长大的宋立平告诉记者,为了采花椒,她们早上6点就要上山,还要带着午饭,中午就在山上吃。
传统花椒色泽饱满,香味纯正。
花椒树长满刺,很容易划伤人,采摘时需要用钩子,有时候还要用刀把枝子砍下来采。因采收难度大,每人一天只能采15公斤左右的湿花椒。宋立平说,她们采花椒一天的工资是100元,一个多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采完花椒接下来又该收苹果了。“守家带地的算起来还行!”她笑着对记者说。
即使天很热,采摘工们也得穿厚实,以免被花椒刺划伤。
刚采摘的花椒要及时晾晒。
花椒飘香几十年
“去年干花椒的收购价格是每公斤50元,今年收购的价格是每公斤70元,1公斤涨了20元。”村党支部委员张宝林介绍,南峪村目前花椒种植面积在1500亩左右,亩产干花椒约100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亩产收入7000元上下,要不是去冬今春花椒树遭遇冻害,今年可是个丰年。
辛勤劳动才有收获。
南峪村的花椒种植历史可追溯到解放初期,花椒是经济林,收入高于普通农作物,南峪村算是富裕村。“虽说现在家家户户都种有花椒,可是已经没人知道它是什么品种了。”张宝林说,村里前几年也从外地引进了一些花椒新品种进行试种,通过比较发现,引进的花椒品种茎粗长,不如传统品种的茎细短,香味及颜色也不如传统品种的花椒纯正。而且花椒管理简单,只需要施肥,每年剪枝一次就行,因此村里花椒种植经久不衰。
张宝林介绍传统花椒的优势。
花椒产业新方向
作为花椒种植特色村,村党支部书记李超的新想法是:在目前花椒、苹果种植亩数保有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将南峪村打造成花椒、苹果种植特色村。村里还计划对传统花椒申请产地商标,并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花椒的附加值,提高南峪村传统花椒产地的知名度。
记者了解到,除了南峪村,北峪村的花椒种植面积也有上千亩,石门寨镇花椒种植面积达到4000余亩,属于典型的花椒种植特色村镇。来源:秦皇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