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县区大擂台】新班子 新气象!蔚县开发建设古堡促乡村振兴!)
打擂台啦!
新班子新气象
决战决胜工作大擂台正在激烈进行中
各路高手速来过招!
咱们已经刊登了张北篇、尚义篇、沽源篇
↓↓
张家口各县区晾晒成绩之张北篇
尚义登擂,三大产业放大招!
沽源登擂!乘势而上!力求实现“七个新突破”!
这期,蔚县来了!
晒亮点
图为建设中的蔚县重点项目恒山·扁鹊城
出台三实措
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日前,蔚县举行2021年第三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15个项目,总投资58.32亿元,年计划投资7.1亿元,其中战略新兴产业项目3个、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民生项目2个、旅游产业项目1个。 今年,蔚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意识,多举措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城市提质扩容、资源汇聚和人气集聚。 创新考核机制,坚定不移抓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创新考核机制,落实奖励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构建 “全党抓经济、全员抓项目、全民抓招商”的格局。建立招商引资绩效考核机制, 县处级领导带头招商, 各乡镇、各部门招商引资成效与精神文明奖挂钩。对县经开区招商局和县招商局进行了重组,进一步充实、 优化了全县招商队伍。通过召开蔚县2021年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表彰大会, 进一步激励全民招商。通过举办第三届 “看家乡变化、助家乡发展”活动,健全完善了在外成功蔚县人士返乡投资创业、共商蔚县发展的机制。 创优发展环境,凝心聚力上项目。研究制订《蔚县深化开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蔚县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在县行政审批局组建专业帮办、代办队伍,进一步缩短企业办理事项时间,实现了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一天内五证齐发。坚持以“八城联创”为载体,丰富城市内涵,完善服务功能,持续开展“十项清理”行动,加快建设集聚发展和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县内各金融机构与旅居民宿企业对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民宿贷” “农宅贷”等民宿金融产品,解决乡村旅居投融资难等问题。强化服务一线、一线服务,面对面、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家留得住、走得稳。 落实专班制,全力以赴建项目。严格落实专班机制,包项目县领导每周到项目现场进行现场督导、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倒逼项目加快工作进度。同时,通过开展“乡镇打擂比赛、部门亮点晾晒”等考评,推动形成“个个单位有任务、人人头上有责任”的工作氛围。
古堡奏响振兴强音
看蔚县如何开发建设古堡促乡村振兴
看蔚县如何开发建设古堡促乡村振兴
蔚县西窑头村民宿
蔚县古村古堡数量多、分布广、保存较完好,如何依托当地这一独特资源,在促进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有机融合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古堡振兴,这是蔚县给出的答案。通过组建古堡振兴人才智囊队、产业助力队等七支专业队伍,以“七队包一村”的模式推动当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这一举措实施以来成效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01
古堡振兴汇聚建设合力
“古村古堡是蔚县文化的符号,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堡300多座。我们将古堡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破题之举,意在充分挖掘蔚州古堡古村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的有机融合,努力走出一条有蔚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采访中,蔚县县委书记刘瑞格向记者描绘了蔚县古堡振兴的规划蓝图。
此前较长一段时期,蔚县留给外界的印象是 “双面”的。
一方面,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全国第一国保文物大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等一系列耀眼的金字招牌,让蔚县蜚声海内外。另一面,当地经济基础弱、底子薄、收入低, 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燕山———太行山特困片区县。2020年2月29日,蔚县正式脱贫 “摘帽”,但随即一个全新的问题摆在了蔚县人面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蔚县该如何发力?
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古堡振兴,让沉睡的古堡活起来,让活着的古堡火起来,让古堡的百姓乐起来,让古堡的百姓富起来———蔚县的回答掷地有声。
这段时间,蔚县草沟堡乡的高山有机旱地大白菜进入了收获期,放眼望去田间地头随处是丰收的景象。村民们告诉记者,这里出产的白菜品质上乘、病虫害少,因此卖得上价钱,而这都多亏了赵组长。
古堡振兴科技指导队副组长赵帅与农户交流
村民口中的赵组长名叫赵帅,是蔚县农业农村局蔬菜站站长、推广研究员,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古堡振兴科技指导队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赵帅告诉记者:“为传承古堡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我们县成立了古堡振兴科技指导队,确定13个古堡重点村为古堡振兴科技指导重点联系单位并挂牌,针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和农民技术需求重点开展科技培训服务。草沟堡乡的2万余亩高山有机旱地大白菜是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为村民做好科技服务保障,帮助他们守护好这些‘致富菜’,是我工作的一个重心。”
在蔚县,随着古堡振兴行动的开展,许许多多个赵帅们在城镇乡村或田地工厂,依托自身优势发挥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队成员、蔚尚瑞熙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豹表示,将以 “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打造村企联合,发展特色经济,把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文化宣传队成员、县作家协会负责人刘慧敏表示,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挖掘古堡文化,为古堡文化振兴出谋划策,为古堡文化传承竭尽所能,营造农村充满生机、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
蔚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蔚县共组建起古堡振兴人才智囊队、 产业助力队、科技指导队、金融服务队、文化宣传队、退休干部模范队、生态建设保护队七支队伍。第一批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造马家寨、上苏庄、西窑头等13个古堡村落示范点, 以点连线、连线成片,打造古堡振兴示范带,力争在全国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古堡振兴金融服务队送服务上门,积极为民解忧
02
借势提升催生美丽乡村
秋日的蔚县涌泉庄乡西窑头村, 凉风习习,绿树成荫,环境宁静而惬意。干净整洁的道路穿村而过,道路一边是澄澈的湖泊,另一边是造型别致、风格各异的民宿。同行的记者纷纷感慨,这里是让人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这21栋民宿由12位国内顶级设计师打造,自建成以来就成为我们村的新名片,不但吸引了京、津、沪等地的游客,更成为不少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打卡地,村民们也因此吃上了‘旅游饭’。”村党支部书记彭黎明颇为自豪地介绍道。 然而让人想象不到的是, 仅仅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破败的山间小村,贫穷是全村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以前的西窑头村人以种地为生,但单一的种植结构和有限的耕地面积让村民始终难以靠种地实现增收, “都说穷则生变,我们就琢磨该怎么做才能过上好日子。” 彭黎明说, 由于村子紧邻高速口, 与玉壶湿地公园距离也不远,一个吃 “旅游饭”带动村民增收的念头逐渐形成了。“我们把设计师请到村里,结合村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了21栋民宿。”蔚县实施古堡振兴战略后,西窑头村成为全县第一批古堡振兴重点村,按照规划,该村将与毗邻的暖泉古镇形成旅居产业链,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村镇更多人吃好 “旅游饭”。
彭黎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1栋民宿建成以来,村集体每年能有21万元的收益。依托这个项目,带动农家乐发展,促进农产品销售,村民户均增收2500元。 随着收入的增多,西窑头村人也在潜移默化间发生着改变。在民宿打工的村民任利荣告诉记者,以前她是一名专职的家庭妇女,每天的工作就是做饭带孩子,由于没什么收入,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丈夫说了算。如今在民宿打工,不光离家近不影响照顾孩子,每月还能有4000余元的收入,家庭收入提升了,她在家里的话语权也是越来越大。 村貌越来越美、产业越来越强、村民越来越富、生活越来越好,随着古堡振兴行动的开展,一幅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在西窑头村徐徐展开,而这样的美丽蝶变正在蔚县越来越多的乡村化为现实。 据介绍,下一步蔚县将着力打造集古堡文化、旅游度假、健康养生、文化教育、红色元素、非遗体验、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古堡振兴示范带,通过发展壮大优势产业,辐射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以点带面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03
一堡一品搞活旅游经济
“新”和 “旧”并非完全对立的两面,很多时候,两者还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蔚县的古堡振兴就是如此。该县注重坚持保护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产业相结合、非遗传承与时尚创意相结合、古堡建筑与红色元素相结合、 农家院落与高端民宿相结合、绿色康养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原则,让古堡产生更为广泛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我们注重把古堡保护开发与文化旅游有效结合,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入市场的新路子,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宏亮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该县共接待游客6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000余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全县60多个村、921户、2012人实现增收。
古堡振兴文化宣传队在西窑头村开展文艺演出
据介绍,目前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有历史悠久且大部分保存完好的堡墙、堡门和堡内建筑,还有集民间社火和民间戏曲艺术为一体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拜灯山民俗活动,适宜进行非遗产业市场化拓展。吕家庄村有将陕西碗碗腔皮影、蔚县秧歌、蔚县大戏和蔚县剪纸相融合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适合结合全县文旅产业进行深度开发。暖泉镇西古堡村、北官堡村的古堡建筑相对保存完好,小吃种类繁多,高端民宿产业具备一定规模,为全县近年来一直打造的文化旅游重点村,重点提升后可形成古堡与特色小吃同步发展的古村落。下宫村乡浮图历史底蕴深厚, 有山有水有书院,风景优美,苹果、梨、李子等水果远近闻名,属生态发展、绿色采摘村庄,旅居、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采访中刘瑞格表示,蔚县将把古堡资源保护和利用好、挖掘和传承好,持续巩固提升,以古堡振兴为主题,星罗棋布发展民宿旅游产业,力争在全市、全省走出一条推进蔚县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蔚县举行古堡振兴千人誓师大会
晒思路
为建设经济强县美丽蔚州
持续奋斗
—— 访蔚县县委书记刘瑞格
今后五年,是蔚县转型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跨越发展最为有利的时期。日前,就如何推动蔚县经济社会步入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蔚县县委书记刘瑞格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近年来蔚县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刘瑞格:党的十九大以来,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蔚县拼搏奋进、砥砺前行,初步构建起了转变思想、转换动力、转型发展的新格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3.2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634个, 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全部解决到位,群众总体生产生活状况明显改善。着力以“首都两区”建设为抓手,在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同时,同步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壶流河、定安河等流域得到有效治理。持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和西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51.2%,林草绿化率达到72%。坚持以项目建设添动力,累计实施重点项目89项,完成投资298.32亿元。一批生产性项目落地投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6191户。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不畏牺牲、甘于奉献”16字蔚县精神,请介绍一下蔚县如何依托这一精神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向好?
刘瑞格:当前,我们要突破经济结构单一、民生欠账较大的困局,解决国有资产闲置、教育质量有待提升、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推动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加快推进,迫切需要全县上下发扬蔚县精神,要让“多些付出,少些索取;多些理解,少些报怨;多些正能量,少些负能量;多些比奉献,少些比获得”成为一种觉悟、一种境界,形成“事事马上办、件件有回音,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加快实现经济强县、美丽蔚州的宏伟目标。
记者:对照市党代会和市“两会”提出的发展新要求,蔚县将重点在哪些工作领域发力?
刘瑞格:近期,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突出抓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以招商论英雄、以落地论奖惩;整合经开区和商务局招商职能, 重新组建县招商局,县四大班子各派1名县级领导长期驻外招商,22个乡镇人大主席全部挂任招商局副局长,研究出台了《蔚县招商引资评价机制》等6项制度文件,形成了“人人都是招商主体、个个都是招商环境”的良好局面。二是突出抓古堡振兴,立足蔚县古堡资源丰富的优势,组建了人才智囊、产业助力、科技指导等7支古堡振兴队伍,第一批重点打造马家寨、上苏庄、西窑头等13个古堡示范点,发展“古堡(村落)+”旅居产业,以点连线、连线成片,力争在全市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三是突出抓八城联创,围绕张家口副中心城市定位,以统筹推进文明城、卫生城、森林城等八城联创为引领,持续开展“十项清理”行动,加快建设集聚发展和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城市。同时,通过开展“乡镇打擂比赛、部门亮点晾晒”等考评,推动形成“个个单位有任务、人人头上有责任”的工作氛围,确保为全市交好两份优异答卷做出蔚县贡献。
记者:进一步激发县域发展活力,蔚县有哪些举措?
刘瑞格:我们将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推动各项改革落实落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帮办代办”制度,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积极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快速通道,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牢牢把握土地征收利用、棚户区改造、国有企业改制“三条生命线”,着力破解财政包袱重、涉地问题多、企业老弱散等发展瓶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推进教师去校籍化、教师激励机制等改革,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教育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