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丰登,瓜果飘香,9月23日迎来了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大城县宫村梨园内,一排排梨树迎风摇摆,硕大的梨子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果农们满怀喜悦地穿行于梨树间,高兴地采摘、挑梨、转运、过称,忙得不亦乐乎,一片丰收的喜悦景象。
宫村梨的盛产,得益于村两委班子的带动,让这片黄土地变成了“黄金地”,也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大尚屯镇宫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华告诉记者,村街栽种的梨树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主要的品种有雪花梨、鸭梨、皇冠、黄金、晚秋黄等各种品种,是村里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
放眼望去,梨园内,果农们有的在装箱,有的在分拣,有的在包装……
果农王东今年种了6亩晚秋黄梨,一亩地可以收获5000多斤,收入7000元左右。
“如果有空,我们还可以骑着三轮到农贸市场摆摊,收入就更高啦。”见到记者询问,正在忙活的王东瞬间打开了话匣子。交谈中,朴实的果农毫不保留地向记者“炫耀”着丰收的秘诀。
林间到处是果农忙碌采摘的身影,乡间街道上遍布满载梨果的车辆。看着自家的梨果不出村就能卖出好价钱,果农们自然是乐在脸上、甜在心头。
外地客户张先生说:“我是文安大柳河卖水果的,听说宫村鸭梨皮薄水多,倍好,个个大,就来收购了。”
截至目前,该村共种植优质梨1200余亩,亩产量达6000多斤,并热销北京、天津等周边城市。
果农王法池说:“今年这梨长势不错,全部采用的无公害农药,主要是上有机肥,一亩地能产7000多斤。”
依托千亩梨树,宫村还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花开吸引游客赏花郊游,果熟招来游客摘果品尝,以此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据王桂华介绍,近年来,村民们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引进了先进技术,改良了新的品种,提升了梨的品质,带领大伙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