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这是希望的田野,这是丰收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夺取农业丰收具有特殊重要性,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9月23日,农历秋分,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安次区在调河头乡第什里风筝小镇广场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活动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平台,打造金秋消费季,带动乡村产业、促进产销对接、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廊坊农业品牌展销,举办庆丰收、展丰收和享丰收等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尽情享受自己的节日。
活动邀请了市政府副市长马志永、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凤顺、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兵以及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管负责同志参加。
活动通过文艺演出、农产品品牌发布与推荐、安次西甜瓜协会成立揭牌仪式、庆丰收仪式以及现代农机展、优质农产品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了安次农业农村丰收成果,同时也让全社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家园。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安次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稳定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通过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开展脱贫攻坚,农民收入连年增加,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39元,同比增长6.7%。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建成高标准农田29.8万亩,划定粮食保护功能区7.2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7万亩左右,粮食总产连年增长;畜禽规模化养殖场161家,生猪存栏达到8.87万头;精量播种机、拖拉机、玉米、小麦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1000余台、300余台、50余台,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成智能物联网1套,拥有大型风送式喷雾机25台、植保无人机10台、草地贪夜蛾诱捕器1300余台,病虫害预报、防治能力有效提升。农业品牌建设不断推进。连续举办四届甜瓜节,“安次甜瓜”评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安次肉鸡”评为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安次番茄被评为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安次蜜梨”荣获市级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吕端”、“臻味浓”荣获市级农产品企业品牌荣誉称号;“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量达到20个;成功评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重点发展特色粮油、精品蔬菜、优质果品和生猪产业。生猪养殖示范区、肉鸡加工产业集群和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等3个示范区被认定为省级“四个一百”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区。推广棚室喷灌等高效节水设备和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技术面积730亩,压采地下水2万立方米,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223个村街33.2万亩土地完成确权;290个村街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成立集体经济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共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3万个。农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建立省级长期监测点1个,省级辅助监测点1个,区级定点监测点位60个,实现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建立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1个,辐射带动绿色防控面积达2万余亩;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发展统防统治服务组织8个;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部级6个,省级6个,市级18个,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6.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4.5%。美丽乡村绽放活力。制定了《安次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方案》,176个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宋王务、孟村等5个省级美丽乡村,杨税务镇金都蜜瓜、落垡镇龙河情源等6个乡村振兴片区;建成农村无害化厕所2.8万余座,实现234个村街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建成农业生产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2个;背街里巷硬化全覆盖村街133个;建成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370余个;建设美丽庭院2.8万个,精品庭院2800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