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花木兰、穆桂英、嫦娥……在“丝路长廊”京津冀非遗展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以其精致的做工、栩栩如生的造型备受关注,传承人的徒弟吴启娜热情地为参观市民展示非遗版的中国“芭比娃娃”。
北京绢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北京特有的传统民间工艺品,起源于唐朝。绢人以铅丝为骨骼、棉絮为血肉、绢纱为肌肤、真丝为秀发、彩绘丝绸为服装,经过雕塑、彩绘、服装、编花、盘发等十几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
由于工艺精良、工序复杂,一个“绢人”价格就上万元。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让中国的“芭比娃娃”更接地气,北京绢人传承人唐燕经过改良,创作出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新版人偶产品——唐娃娃。
“改良后的娃娃,绢纱皮肤改为树脂体型、脸部采用医用石膏,服饰花纹由手工刺绣改良为热转印技术印制,眼珠改为镶嵌但外部轮廓依然用毛笔勾画,同时保留了手工盘发、编花、手绘妆容等工艺。”吴启娜介绍说,唐娃娃保留了编、梳、画等传统工艺,仍需手工精雕细琢,经过部分改良,价格变得亲民,更多地用于家居装饰、礼品馈赠,其文化传播更加广泛。
除了工艺改良,娃娃的形象也在不断创新。“这是一组新产品,和这次艺术节主题非常契合”吴启娜指着一组名为《敦煌飞天》的产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