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剪纸作品集中展现了万里长城的雄姿,以及古代长城沿线的风土人情、军民生活场景。”9月16日,在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百年百艺”民间文化艺术展“魅力京津冀”展区内,巨幅剪纸画《长城万里图》吸引了众多参展者驻足观看,非遗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姜艳华正在讲述长城历史,分享剪纸文化。
剪纸画《长城万里图》全长36米,以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原理结合民间传统剪纸画技巧,从设计、剪纸、托裱、装裱到制作,历时两年。作为一名生长在长城脚下的民间手艺人,姜艳华希望通过这幅剪纸画让更多人了解长城的历史文化,引导大家关注长城、保护长城。
“据史料记载,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流传,但保存至今的作品一幅也没有。原因是剪纸作品本身不易收藏、保存,时间长了容易破损、老化、褪色。剪纸原本的实用价值就有限,常被当成节日、婚礼等庆典活动中的一次性装饰品贴到门窗上,经不起长时间风吹日晒,而今营造庆典氛围的新产品五花八门,更是削弱了剪纸的实用价值。针对这种情况,我萌生了将剪纸做成艺术品装裱成画的想法。”姜艳华说,看似简单的改动,她用了5年时间选纸、测验装裱工艺,最终成功。每次跟人提起自己的托裱技术,她总是很自豪。
寿星图、如意牡丹、富贵有余……展览现场,一幅幅剪纸画构图饱满、内容丰富、形象优美、刀工精细,姜艳华共展出几十幅代表性作品。多年来,她创作的各类剪纸样稿有6000余种,包括山水、人物、生肖、节庆、宗教、民族、景点、名胜、瓷器等题材。她曾随国家文化部和河北省文化厅到意大利、俄罗斯、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讲学、展演、交流活动。她表示,此次参加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展览,将激励自己创作更多优秀作品,让民间艺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