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镇是泊头市首个亿元乡镇,辖48个行政村,总人口10.8万。今年一季度,完成财政收入4372万元,同比增长184.2%。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面对老工业基地“底子”和老县城“盘子”的特殊镇情,该镇坚持学干结合、以学促干,推动学党史悟思想与办实事开新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追赶超越的实际成效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用足用好红色资源,让党史教育“活起来”
交河建镇有948年的历史,又是原交河县党委政府驻地,留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和革命文化印迹。他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做好烈士陵园、红星礼堂等相关资源的搜集、整理、挖掘和保护工作,做到见人、见史、见精神,全力打造红色历史文化小镇。整理“张隐韬打响交河反抗压迫第一枪”“第一任县委书记叶宗汉投身辽沈战役”“李先念称赞交河人民有志气”等红色故事12个,投资160万元完成原县政府驻地周边846米道路升级改造,投资40万元建成“交河革命历史纪念馆”并对外开放,已成为“泊头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目前,正在对瀛南书院、留犊亭、钟楼等文化遗迹进行恢复性规划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镇先后接待千余人到相关景点进行参观学习,有力推动了由文化资源高地向党史研究高地、革命精神传播高地的华丽转身。
赓续传承红色基因,让教育成效“实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我们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坚决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
一是大抓机遇谋发展。积极抢抓石衡沧港城际铁路过境交河并设站的重大机遇,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工作,总长2397米涉及200余亩的土地征迁工作基本完成,有效保障了工程顺利建设,为拉开城镇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全力服务泊头市经济开发区西区建设,涉及该镇3个村186户的1395亩土地已完成一次性收储,并完成地形图测量、总规调整及控规编制、编制规划环评和地下水评价工作,正在努力打造拉动泊头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二是大上项目促发展。坚持“工业强镇、项目立镇”不动摇,按照王景武书记提出的“无中生有抓增量、有中生新提存量”的要求,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科技创新为主引擎,持续提升工业产业影响力、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今年新建、续建千万元以上项目1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投资12亿元的河北省汽车冲压模具产业技术研究院、投资5.8亿元的大恒机床、投资3.4亿元的海滨阀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引领作用大的项目正在扎实推进。一季度,该镇参加各类投资洽谈活动3次,赴京、津、鲁、豫等地开展精准招商12次,拜访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21家,总投资14.3亿元的6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12亿元的4个项目即将落地。
三是大力攻坚助发展。把“拆促畅增优”活动作为改善环境、为民办事、锻炼队伍的重要抓手,坚持脏乱差齐抓、点线面结合,尽锐靶向出击,全力攻坚突破,迅速实现大改观、大变样。目前,已拆除镇区违建7处,清理垃圾2万余方,补种各类花卉树木1.8万株,完成投资180万元的338国道集贸市场搬迁,正在实施投资130万元的村间道路硬化工程、投资120万元的2个省级美丽乡村提升工程,镇村面貌有效改观,群众普遍反映“拆促畅增优”活动是德政工程、惠民工程,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大提升。
筑牢建强红色堡垒,让基层组织“硬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他们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以村“两委”换届为有利契机,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监督,通过选优配强“领头羊”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目前,“两委”换届工作已圆满完成,48个村全部实现“一人兼”,平均年龄47岁,大专以上学历34人,占比71%;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女委员分别达到52人、57人,队伍结构实现整体明显优化。同时,针对该镇企业较多的实际,以“地缘”“业缘”联建方式,实现全镇26家规上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并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有力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该镇将以这次交流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乡镇典型经验,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干劲、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周冬阳 田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