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廊坊市卫生防疫工作组组织开展艺术节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实地督导指导,与负责人员现场交流、解答测温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主会场、主要接待酒店红外测温仪器测量数据准确可靠,严格把好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期间疫情防控的第一关。
为确保活动顺利举行,廊坊市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强力推进,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抓紧抓细抓实艺术节活动期间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做到“四到位”,筑起艺术节防疫堡垒。
组织领导到位。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疫情防控监督、现场医疗保障、医疗救治和血液保障、疾病防控与应急处置、后勤保障、疾病防控专家等7个工作组,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节点、责任人员和保障措施,小组成员实行24小时待命,规范开展各项保障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方案预案到位。廊坊市制定了《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通过落实核酸检测、一米线、佩戴口罩、测温验码、通风消杀、会场和驻地配备救护车、医护人员等方式,认真落实应急处置相关措施,提高疫情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切实保障参加活动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自9月4日起开始为进入丝路中心的布展和演职人员进行核酸采集检测,并每日统计核酸检测人员数量,截至9月9日19:00,共检测481人,结果全部阴性。活动期间,将严格落实预防性消毒工作并做好消毒工作记录,特别是丝路中心在平时做好消杀工作的同时,将于9月13日晚间首场演出前进行立体全面消杀通风,同时每场演出结束后进行消杀。
人员驻点到位。在主会场及主要接待酒店设立新冠肺炎疫情核酸采样点,为所有嘉宾、演职人员、新闻记者、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等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并为主会场及主要酒店派驻疾控、监督、医护及120急救等医疗卫生防疫保障人员,实行24小时在岗值班,为与会人员提供及时、周到的会场医疗保障服务,同时对人员、会场等重点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督导。
督导检查到位。会前,卫生防疫工作组组织卫生监督、疾控等相关人员对所有会场和主要接待酒店开展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各专项小组专门建立了快速有效联络机制,各相关部门明确专人负责,从活动当日起,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联络畅通。同时,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防疫知识,讲解防疫措施、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确保参加活动人员充分知晓、掌握有关防疫要求,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