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学生放学后,孩子谁来管,一直是困扰广大家长的一个难题,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升老百姓的教育幸福感,我区各小学全面推行“校内课后服务”,解决“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现在开学已经一周多了,课后服务工作效果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下午五点十分,正是金山小学的课后服务时间,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在教室里跟随老师做游戏、观看成语视频,篮球、足球、冰壶等丰富多彩社团活动也正在同步进行着,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做完热身运动后进行练习。对于学校里开展的课后服务,家长们认为效果如何?
学生家长李舒缘说:“去年我有幸参加了咱们金山学校艺术体育开幕式,台上孩子们演绎的太好了,我也希望我们家孩子成为社团其中一员。”
学生家长吕爱玲说:“去年孩子没参加课后服务的时候在家学习的状态不是很好,今年我选择让孩子参加,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够融入到这个集体,锻炼一下孩子,让他注意力集中、专注力能够上来,然后课上的时候能够认真听讲。”
我区各小学按照《秦皇岛市抚宁区关于做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通知,根据各校教学实际情况全面研讨、集思广益,并充分征求教师、家长意见后,课后服务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为让课后服务更具特色、更有成效,学校都是怎么做的?
金山小学教导处主任邹莹说:“我校的课后服务以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为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了不同的服务内容。”
在骊城学区第一小学篆刻教室内,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的进行篆刻作业。篆刻老师告诉记者,学习篆刻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学生刘玥伊说:“通过参加篆刻社团使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的专注力还有动手能力,帮助了我的学习,促进了我的成长。”
据了解,骊城学区第一小学延时服务主要以社团形式开展,通过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开设了合唱、舞蹈、篆刻、绘画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对应的社团,放学后到社团进行学习,既解决了家长因工作等原因不能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还有效增加了学生课外知识的储备和培养了兴趣爱好。对于课后服务的社团活动,学生们的反响如何?
学生解雅晴说:“原来放学回家以后我是写作业,今天我参加了舞蹈社团,在这里我学习了很多舞蹈,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我很开心。”
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不仅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陶冶了情操、锻炼了体魄,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补充和拓展,提升了学生知识储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骊城学区第一小学德育处副主任骆玉芳说:“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提高了他们的专注力、自制力,还有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校内课后服务是指在学校完成正常教育教学任务之外,基于学生家长自愿,针对有接送困难的家庭,由学生所在学校为主承担的具有公益性、非普遍性的服务。服务对象为小学阶段家长不能按时接送的在校学生,优先保障双职工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亟需服务群体。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至少1小时时间。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参与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但并非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