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讯:9月9日上午,秦皇岛市政府新闻办主持召开‘双聚焦’为民办实事新闻发布会,市中级人民法院介绍为民办实事有关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市法院狠抓党史学习教育,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力量。截止8月底,市法院党组共开展调研7次,市法院为群众办实事156件,各庭室解决疑难案件20余件,开展各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50多次,解答群众疑难法律问题600余次。
学史力行,把司法为民作为根本政治担当
市法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扎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宗旨,努力增强司法为民的政治站位,从与群众最密切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期待的事情做起,注重抓源治本、长效长治,做到过程受群众监督、效果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满意。
开门问计,把充分满足群众期待作为第一标准
市法院立足主责主业,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集中研判化解矛盾纠纷,认真梳理各位代表的意见建议,建立工作台账,确保及时反馈。市法院两次召开由政协委员、律师代表、当事人代表、服务对象代表参加的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19条。设立征求意见箱。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评判标准。各庭室协调联动30余次深入10余个社区、企业、学校了解群众疑难问题,把握群众心声,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立足主业,把司法便民利民卫民作为根本着力点.市法院成立诉讼服务中心,下设立案登记、多元解纷、速裁、审判辅助和涉诉信访5个业务组,为群众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便捷司法服务,提供网上自助立案、移动“微法院”小程序立案等多种立案渠道,保证当事人“立案跑一次,一次就办好”,活动开展以来,中院民事、行政类一审案件网上立案474件,占比99.5%,民事一审网上交费423件,占比89.24%。成立集约送达中心,为群众提供电子送达、邮政集约送达等多项线上送达服务,邮政集约送达率100%,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借助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公证机构等第三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216件,民事纠纷调解率位列全省第一,总体调解率位居全省前列。扎实开展涉法涉诉特困群众、弱势群体帮扶救助活动,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公正、公开、及时予以办理。
市法院集中开展电信诈骗、非法集资、虚假诉讼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已结案件挽回损失3000多万元。大力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市法院共审结涉黑恶案件23件,有力震慑了黑恶势力犯罪的嚣张气焰。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市法院在刑二庭挂牌成立了少年法庭,组成专业合议庭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及被告人保护,为经济困难家庭未成年人指派法律援助律师。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指定专业法官进学校举办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知识讲座,举办“法治夏令营”模拟小法庭活动,努力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强化未成年人预防犯罪工作。截止8月底,实施“送法进学校”法制教育13次,面对面回访及电话回访402人次。
据了解,截止8月底,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407件,已结案331件,结案率81.4%,执行到位2.37亿元;及时发放执行通知书、及时采取查封冻结扣押措施、及时发放案款,让执行案款第一时间发放到申请执行人手中,平均结案用时由去年的155天缩短到48天,减少68%,执行质效在全省法院综合排名提升了5个位次;加大涉黑恶财产的执行力度,对全市首批生效的董某等5起涉黑恶案件进行提级执行,涉案标的6000余万元,目前已执行到位1200多万元,其余涉案财产已完成评估,待法律程序结束后进一步拍卖。
“践”章立制,把常态化落实司法为民措施作为工作方向
制定“法院系统爱民八项措施”。在报纸、网络上对外公布承诺,逐条进行梳理落实。全面践行“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十项承诺。坚持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理念,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践行诉讼服务十项承诺。制定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措施,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围绕“组织领导”“案件审理”“综合治理”“队伍建设”“监督考核”五个方面,进一步巩固专项斗争成果,保障全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司法救助案件立案“简便化”。从“依职权”提起变为“自行”申请,提交司法救助申请书不再是司法救助申请人申请司法救助必须条件,方便符合司法救助申请条件的当事人能够及时申请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