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衡中教师与清华相约7月,共筑生物情)
7月,我校生物中心教研室段娜和冯金曼两位老师参加了由清华大学举办的“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中教师研修班”,她们感受了清华大学浓厚的科研氛围,明确了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知识。
7月19日上午,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欧光朔以“如何做老师”“如何做高中老师”“如何做高中生物老师”三个问题为例,结合自身求学与科研经历,勉励各位学员不要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在日常的教学中启发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带领学生扩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
研修班还聘请了高水平师资进行授课,7月19日—22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主任王宏伟教授与来自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的欧光朔、张伟、梁鑫、向烨、贾怡昌、廖学斌、潘俊敏、倪建泉、曾文文等9位教授,围绕“纤毛形成的分子机制”“细胞骨架和细胞运动”“感觉的神经机制”“神经疾病的分子机制”“抗体表达、测序及修饰”“天然免疫”“结构生物学”等主题,为学员们带来了精彩报告。系列报告涵盖了结构生物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医学等领域的学科前沿与系统的理论框架,夯实了老师们生物学的理论基础,全方位展示了科研与教学范式,激发了学员们热爱科学、热爱生物科学的干劲与激情。
研修班还邀请了人大附中和十一学校的一线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助力学员们优化课题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7月19日下午,人大附中生物教研组长闫新霞老师与大家分享了“生物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和“人类遗传病”等内容;杜军、苏昊然两位老师分享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和“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的课例。7月22日上午,十一学校夏静、付鑫、窦向梅三位老师分别作了题为“构建学习单元,让学习真实的发生”“高中生物学竞赛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如何进行显微镜”的教学报告。几位优秀教师从传统课堂教学和创新改革两个角度为学员们带来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全新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员们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更新教学理念的决心。
7月22日下午的闭幕式上,生命中心主任王宏伟教授致辞。王教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介绍了结构生物学近年来的重要发现,以具体的案例鼓励学员要保持好奇,科学就在身边。他强调,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老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才能不断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此次外出学习后,我校两位教师说道,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我们与清华大学的大咖教授们有了比较深入的交流,更加坚定了我们不断培养优秀学子,将孩子们送入高等学府的决心。她们表示,生物学科中心教研室的教师们必将乘风破浪,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的意识和能力,让孩子们接受更加优秀的教育,为国家的科学发展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