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工作不仅关乎千家万户,更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如今,大厂已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绿色环保新生活。
自2020年8月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大厂着眼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部署,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实现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累计建成永安小区、福华公寓小区、德仁吉第小区等五个垃圾分类示范区,让垃圾分类在大厂成为文明“新风尚”。
在永安小区内,路旁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标语、广告牌,绿黑蓝红四种颜色垃圾桶整齐摆放在小区内。“大爷,咱们现在实行垃圾分类了,您家的垃圾要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内,装垃圾的塑料袋要放到可回收垃圾桶里。”志愿者在居民家门口发放宣传册并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目前,大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累计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15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手册40000余份,签署承诺书30000余份,招募志愿者163名,并在县城区主次干道和社区布放分类垃圾桶近4000组,在公共场所安装垃圾分类宣传栏近200桩。通过多层次、多种类的宣传让垃圾分类知识进入到群众的视野之中,引导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走进德仁吉第小区,广场上放置的智能分类垃圾箱,配有分类投放口和礼品兑换设施。记者在现场看到,居民可以通过投递的垃圾增加积分,再用积分兑换礼品。“现在有了智能分类垃圾箱,垃圾分类投放不仅环保,还能兑换物品,干净又便捷。”居民杨井荣说。
“我们在5个示范社区内引进智能分类垃圾箱44组,向居民发放干湿分离垃圾桶近5000组,旨在通过垃圾分类示范社区,以点带面,逐步引导全社会形成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大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李莹说。
目前,大厂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场,生活垃圾清运工作实行定时、定点、定人的原则,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通过后端设施的全面助力,规范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面打造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
据了解,2021年底,大厂县城区20%的社区将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至2024年,城区将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力争至2025年,达到全县域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和处理系统的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