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办实事、开新局,这些支部走在前!)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村“两委”换届工作高质量完成。全面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县委组织部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抓党建、强基础、开新局,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为抓手,狠抓村“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为奋力实现产业强起来、城乡美起来、百姓乐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我县满德堂乡大四段村和闫油坊乡闫油坊村的典型事迹被河北省“三基”建设年活动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编印的《一件事撬动大干事》中刊发,各乡镇党委、各村党组织要认真学习借鉴,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全县迅速营造争先创优、奋发作为、跨越赶超的浓厚氛围。
康保县满德堂乡大四段村
引进“致富种子”,开拓“增收路子”
马铃薯是大四段村的主导产业,由于新品种更新慢,种植代数长,品质和质量退化问题严重,开展马铃薯种子“大革命”迫在眉睫。
村“两委”干部主动与市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联系,在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及时调运脱毒马铃薯种薯冀张薯12号并发放到种植户手中。为了提高种植水平,村干部请来市农科院专家到村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经过手把手教,农户熟练掌握了脱毒种薯冀张薯12号的全套实用栽培技术。为拓宽增收渠道,村“两委”干部组织种植户到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决定引入脱毒微型薯的种植项目,从而更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种薯品质。项目很快落地,村干部每天都要去大棚里观察苗情,针对不同的天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种薯长势喜人,有望秋季有个好收成,成为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康保县闫油坊乡闫油坊村
污水雨水有去处,美丽乡村更宜居
在闫油坊村西侧,有一处可容纳100户的互助幸福院,该幸福院也是“空心村”治理集中安置点。去年以来,由于雨污水排放设施未能及时配套,并且地势东高西低,每遇中强度降雨,排水无处引流,全部涌入地势较低的互助院和安置点,造成居住场所污水满溢,群众反响很大。
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伊始,主动联系县水利局,开展实地调研,提出科学方案,在整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进程中,重点聚焦雨污水排放问题。为赶在雨季前加快推进工程,相关工作人员废寝忘食、挂图作战,日夜坚守工作岗位。为破解资金难题,村“两委”干部自筹资金8万元,先期垫资确保工程顺利推进。7月初,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建成了1500米的雨污水管道,续建渗水井2个,彻底解决汛期雨水横流、日常污水无处倒的问题,为安置群众解决了一件民生大问题,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