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香菇并不起眼,但是它却给土地稀少、耕地贫瘠的青龙山区带来了不错的效益,甚至成为当地很多农村的主导产业。
眼下正是香菇丰收的季节,8月22日,在木兰菌业的厂房里记者看到,到处都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大伙儿正在给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香菇进行分类,香菇被分成六个等级,最好的将出口到韩国赚取外汇。在一处车间里,木兰菌业总经理吴志芳和工人们对一套刚刚引进的香菇分选机进行测试。
2008年,当时还是下岗工人的吴志芳凭着一股热情,东拼西凑了20万元启动资金,在狮子坪村租了10个废弃大棚,开始种植香菇。但是由于技术、经验等问题,第一年就把本钱赔了个精光。
但吴志芳并没有被困难击倒,怀着对香菇产业的信心,她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掌握技术,她带领团队四处考察学习70多次,学完就回到大棚进行试验。从种子培育,然后移植到制菌棒,每天都在棚里边儿忙乎,每个环节都亲自参与。近乎疯狂的坚持,让她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逐渐成熟,香菇的品质也越来越好。木兰菌业的香菇品质一流,一级、二级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中等的供应全国各大城市。大棚从当初的10个,几万斤的产量,发展到现在的160多个,年产量2000多吨,成为了秦皇岛本地最大的香菇种植基地。
自己成功不算成功,吴志芳还要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如今,木兰菌业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就业,其中包括50多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狮子坪村村民李文艳说:“不用出村,姐妹们在一起就把活干了,还特别开心。以前在家也就是两亩多地,那时候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一年能挣2万多块钱。”
吴志芳知道,光靠初级产品,永远不能走在前列,应该注入新鲜的血液与理念。2020年8月,吴志芳儿子丁佳伟放弃了城市中稳定的工作回到村里,协助母亲进行企业转型升级,丁佳伟说:“一是通过走电商拓宽渠道,二是我们研究深加工产品,然后通过网上各个渠道走出青龙,走出河北,卖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