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随后,总书记来到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提起塞罕坝,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这是一个美丽广阔的国家森林公园。也有人并不知道由于清朝开围放垦,塞罕坝曾从“美丽高岭”变为茫茫荒原,当她又再次成为国家级风景区却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
从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的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开始,塞罕坝几代人薪火相传,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将荒原变为林地,无数人的青春汗水和生命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六女上坝”故事犹在眼前。塞罕坝人奉献了自己最美的青春,也迎来了无垠绿地和无数人的尊敬。
而我们新时代青年,更应该主动学习塞罕坝精神,学习塞罕坝人的信念,以精神为动力,不断指引自己奋进向前。
学习塞罕坝听党指挥跟党走的坚定政治方向的精神。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便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的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进行荒原的绿化。而新时代我们也要坚持这种精神,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把握方向不断奋进。
学习塞罕坝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前几批创业者总是最辛苦的,需要有敢闯敢拼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塞罕坝人用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完成了绿地建设,我们新时代青年在面对困难面对工作时也应做好顽强奋斗的准备,,不做束手束脚不敢前进的人,要敢于迎难而上,肯于为了国家与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塞罕坝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精神。荒原变森林不是只有意志力就能完成的,更需要科学的指导和专业的对策。塞罕坝人坚持依靠科学精神解决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的技术难题,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我们新时代青年在工作中同样应如此。面对不同的工作应秉承科学求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上级政策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实际灵活变通,把理论学“活”。同时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与工作,要勇于创新和探索,“实践出真知”,要在可控范围内不断创新方能不断得到发展。
我们青年人要学习塞罕坝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奋进,为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绽放我们最美的青春。
(供稿人:赵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