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9月1日正式实施!事关河北所有中小学生

0
分享至

教育部:逐校评估开学返校条件不达要求不能开学

教育部今天(8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要求逐校评估开学返校条件,不达要求不能开学。

在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教育部将针对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时段实际防控要求,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堵漏洞,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力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

高校师生员工开学入校时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要落实返校要求。督促各地和学校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学校、师生分布情况,严格执行秋季开学返校标准,逐校评估开学返校条件,不达要求不能开学。各地和学校要切实加强返校前人员健康监测,精确掌握师生返校前连续14天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暂缓返校,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要求高校师生员工严格开展核酸检测,开学入校时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入校后再做必要的核酸检测。要求学校加强校门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严把校门关,严防校外疫情输入,严格管理面向师生的校内外大型活动,确保安全。

统筹安排必备应急隔离场所和物资

要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统筹学校发生疫情后的应急处置,统筹安排必备应急隔离场所和物资,为发生校园疫情后大规模师生应急隔离、人员转运、紧急救治等提前做好充足准备。

完善应急预案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落实第四版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周密制定、优化完善本地本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响应快速、流程完整、保障有力的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与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和医疗机构协同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及时启动预案、果断处置突发疫情的实际能力。

9月1号起这些教育政策正式实施!

1.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校不得举办民办校

5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条例》(第二章第七条)具体内容中明确:

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其他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

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影响公办学校教学活动,不得仅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办学,并应当经其主管部门批准。

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不得以管理费等方式取得或者变相取得办学收益。

2.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5+2”实现全覆盖

7月13日下午,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有关情况。

教育部基础司司长的发言明确:今秋推行一校一案课后服务,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

会上具体提出:

课后服务要全面覆盖,各地各校要从实际出发,“一校一案”制订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学校要广泛深入宣传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和服务特色,使家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安排,积极引导有需要的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要保证时间,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3.保护未成年人远离性侵害

6月1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签发了第50号教育部令,颁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该《规定》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


《规定》中第三章第二十四条规定: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学生交往行为准则、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定、视频监控管理规定等制度,建立预防、报告、处置性侵害、性骚扰工作机制。

学校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并制止教职工以及其他进入校园的人员实施以下六类行为:


4.保护未成年人远离欺凌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了欺凌的概念,要求学校应当定期针对全体学生开展防治欺凌专项调查,对学校是否存在欺凌等情形进行评估,并归纳了侵犯身体、侮辱人格、侵犯财产、恶意排斥、网络诽谤或传播隐私等以下五类欺凌行为: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此外,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附则中对校园欺凌做了定义,叫“学生欺凌”。

图片来源:《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专门对学生欺凌怎么防治做了规定,比如建立防控机制;对教师、学生进行防控校园欺凌教育和培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做好防治校园欺凌工作等。

对于学生欺凌,学校应当建立对学生欺凌、性侵害、性骚扰行为的零容忍处理机制,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安全。

5.禁止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排名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答记者问,其中解答了有关“《规定》主要保护学生的哪些权益”等问题。

《规定》要求,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出发点是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但是同时规定学校应当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6.禁止手机带入课堂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与“五项管理”的要求也逐项进行了衔接。其中规定学校对手机管理的权限,

明确规定除教学需要外,禁止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课堂。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7.学生课间休息的自由不容侵犯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发布了中小学生课间“休息令”:

第八条 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过一项关于“课间十分钟”的调查: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调查显示,77.2%的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很安静,初中的比例为69.8%。在小学,课间可能变成了“不出教学楼”“不能跑跳”。在中学,课间总是拖堂,直接就连到了下节课。大多数学校还都安排了课间值日生,最重要的工作是制止同学们喧哗、跑跳、打逗。

该条措施的实施,一方面是为了缓解中小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国家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心。

8.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信息报送


6月3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切实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视力监测制度。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指导本地学校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相关信息数据报送工作,依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上报系统,每年春季和秋季学期分别报送一次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结果,春季学期单独报送,秋季学期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一并报送。视力监测结果填报数据主要包括中小学生左眼裸眼视力、左眼屈光度、右眼裸眼视力、右眼屈光度。

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结果数据报送工作从2021年秋季学期实行,今后每学年春季、秋季学期都应分别报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周琦的老婆都出现了!基本确定生涯下一站!终于又让CBA颤抖……

周琦的老婆都出现了!基本确定生涯下一站!终于又让CBA颤抖……

篮球实战宝典
2023-12-07 21:37:11
中金预测:即将到来的2024年,中国经济新貌

中金预测:即将到来的2024年,中国经济新貌

永不出场的戈多
2023-12-08 08:58:05
人民币大反攻!飙涨2200个基点,超欧元成全球第2大货币

人民币大反攻!飙涨2200个基点,超欧元成全球第2大货币

知道宏观
2023-12-07 16:35:17
突然发现年轻人的八卦完全不值一提,老一辈的瓜才是最炸裂的

突然发现年轻人的八卦完全不值一提,老一辈的瓜才是最炸裂的

阿康四岁啦
2023-12-06 14:22:59
今年的工厂有多惨?评论区扎心了,能活下去就不错了

今年的工厂有多惨?评论区扎心了,能活下去就不错了

开心体育站
2023-11-13 20:42:18
8时官宣,威姆斯广东发声,朱芳雨支持,1年合同,薪水曝光

8时官宣,威姆斯广东发声,朱芳雨支持,1年合同,薪水曝光

东球弟
2023-12-08 10:08:50
利拉德谈哈利伯顿看表庆祝:我不生气,高光时刻要保持谦逊

利拉德谈哈利伯顿看表庆祝:我不生气,高光时刻要保持谦逊

OnFire
2023-12-08 11:57:03
湖记打趣:若湖人季中赛夺冠 那么请把这比赛改名为勒布朗杯

湖记打趣:若湖人季中赛夺冠 那么请把这比赛改名为勒布朗杯

直播吧
2023-12-08 11:48:18
长安univ被压扁官方回复送车?涉事车辆已送往4S店:内部无形变

长安univ被压扁官方回复送车?涉事车辆已送往4S店:内部无形变

刘Sir财经
2023-12-07 17:14:32
缅军第12野战旅旅长被毙,尸体被果敢同盟军俘虏,四面佛高地大捷

缅军第12野战旅旅长被毙,尸体被果敢同盟军俘虏,四面佛高地大捷

看世界解历史
2023-12-08 01:26:45
梅德尔嘲讽桑托斯降级:继续用双脚踩球啊,你们这群白痴

梅德尔嘲讽桑托斯降级:继续用双脚踩球啊,你们这群白痴

懂球帝
2023-12-07 21:49:16
美国商务部长示警黄仁勋“芯片不准卖中国”,英伟达“中国特供”生意将如何延续?|硅基世界

美国商务部长示警黄仁勋“芯片不准卖中国”,英伟达“中国特供”生意将如何延续?|硅基世界

钛媒体APP
2023-12-08 03:48:26
吉尔吉斯斯坦恶习陋俗,当地女性在嫁人前,必须接受残忍的对待!

吉尔吉斯斯坦恶习陋俗,当地女性在嫁人前,必须接受残忍的对待!

财经婉儿
2023-12-07 15:39:28
周冬雨的造型又变了,一下子还认不出来!

周冬雨的造型又变了,一下子还认不出来!

娱乐意林lin
2023-12-06 20:14:34
冲上热搜!法国球员投诉王楚钦,肖战英文回击,赛后大头回怼

冲上热搜!法国球员投诉王楚钦,肖战英文回击,赛后大头回怼

天涯沦落人
2023-12-07 21:44:44
王源被曝疑似养嫂子,翘课改IP陪她过节,不少实锤细节也被扒出来

王源被曝疑似养嫂子,翘课改IP陪她过节,不少实锤细节也被扒出来

星弟爱侃国际文化
2023-11-30 20:46:07
哈利伯顿,请通过我的好友申请!

哈利伯顿,请通过我的好友申请!

野球帝
2023-12-08 11:58:21
一名应届生落户上海失败,谁之过?法院作出判决

一名应届生落户上海失败,谁之过?法院作出判决

澎湃新闻
2023-12-07 19:00:26
搞工程的“性生活”真实写照......

搞工程的“性生活”真实写照......

情绪树洞
2023-12-07 07:35:14
中国游客在美嫖娼,损失惨重,6.4万美元没了...

中国游客在美嫖娼,损失惨重,6.4万美元没了...

华人生活网
2023-12-08 05:56:43
2023-12-08 12:18:44

头条要闻

台媒:"台军最强战斗机"完成升级 足以对抗解放军歼20

头条要闻

台媒:"台军最强战斗机"完成升级 足以对抗解放军歼20

财经要闻

天价保健品:配料其实是海水和醋

体育要闻

曼联有了自己的贝林厄姆

娱乐要闻

GQ红毯生图!杨幂脸变圆润状态回春

科技要闻

Gemini发布惊艳华尔街 谷歌市值一天就涨出个OpenAI

汽车要闻

德系操控 智能大进阶 试驾大众ID.7 VIZZION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教育
艺术
军事航空

睡眠不规律,当心提前衰老

旅游要闻

郑州紫荆山公园初冬美景尽现

教育要闻

云南人自己的开幕式!太有创意了!

艺术要闻

画展参观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个小镇画家凭什么?

军事要闻

外媒:600亿美元援乌提案被拦下 拜登政府遭重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