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祖山脚下百亩蓝莓结出致富果

0
分享至

网易新闻讯:“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来,尝尝我们农场的蓝莓!”8月19日,在海港区石门寨镇柳条庄村的蓝莓农场里,正在剪枝的厉彦波热情地招呼记者。别看这蓝莓的个头儿小,颜色也不起眼,价格可是苹果、桃等水果的20多倍!

祖山脚下百亩蓝莓结出致富果 (来源:视频综合)

蓝莓“高级”在哪儿?

百亩的蓝莓农场中,厉彦波正在给蓝莓树仔细地梳枝、塑形,查看蓝莓长势,几名工人正在采摘蓝莓。


蓝莓农场负责人厉彦波在给蓝莓树进行秋剪。

“蓝莓一年之中要在春、夏、秋季梳剪3次,只有树形好,才能保证品质和稳产。”厉彦波说,他的这百亩蓝莓有蓝金、莱克西、达柔等十几个品种。


蓝莓花开。


蓝莓熟了。

“这翠青色的是刚结的新果,紫红色属于半熟果,只有这些深蓝色的才是成熟了的果子,上面挂一层淡淡的白霜果属于上等果,也最好吃!”厉彦波用粗粝的手指小心捧起一颗颗蓝莓,给记者详细讲解着。他说,蓝莓在口感、味道、营养成分上有着独特优势:富含维生素、铁、锌等多种营养元素,花青素含量比一般水果高很多,具有抗氧化、保护视力、防辐射等保健作用,属于高级水果。


工人正在采摘蓝莓。

从长白山来到秦皇岛

我国蓝莓主产区在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2016年,在老家长白山种了10年蓝莓的厉彦波经过一番考察后,决定来秦皇岛投资搞蓝莓种植。一方面是看好秦皇岛离京津地区近、交通发达、物流快捷,能及时把新鲜、优质的蓝莓运输到全国各地;另一方面,他发现秦皇岛当地蓝莓种植规模小、市场空间大。

厉彦波最终选定了祖山脚下的柳条庄村,投资300多万元办起了柳条庄百亩生态蓝莓农场。他用农家肥改良土壤酸性、增加有机质,以保证蓝莓的产量和优良品质。仅改良土壤这一项就投资100多万元。


厉彦波在品尝、介绍蓝莓果。

厉彦波介绍,蓝莓树龄在5年以上开始丰产,盛果期从6月上旬至8月下旬,采果期长,每三四天就可采收一次,年亩产在1000公斤上下,产值可达3万元。目前他的百亩蓝莓收益在60万元左右。日常管理和采摘请的都是本村和周边村民,每亩地一年的成本费用是3000元,一年人工支出近30万元。

致富果带来新业态

根据记载,柳条庄村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村民由山东迁居而来,以编柳瓢为生,取名柳瓢庄,后来演变成柳条庄。柳条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军介绍,目前全村有村民90户、242口人,山场面积3500亩、耕地430亩,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张建军告诉记者,村里毗邻祖山风景区,这是柳条庄村发展的有利条件,村里将进一步推行土地流转,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场面积,大力发展蓝莓种植基地,扣建蓝莓大棚,延续油桃、草莓等传统品种的优势,计划发展乡村四季采摘游、建民宿搞接待,把游客吸引来、留下来。


辛勤劳动才能结出累累硕果!拍个照留念。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攻击,攻击,持续攻击!俄军两翼穿插乌军软肋:美国卫星也没用了

攻击,攻击,持续攻击!俄军两翼穿插乌军软肋:美国卫星也没用了

帅先工场
2023-06-03 16:05:44
门将的自我修养?张岩抱头翻滚时皮球滑落,赶忙放弃抱头伸手捞球

门将的自我修养?张岩抱头翻滚时皮球滑落,赶忙放弃抱头伸手捞球

直播吧
2023-06-03 20:14:07
太惨了,5人死亡,希望尽快调查出真相

太惨了,5人死亡,希望尽快调查出真相

金宝每日说法
2023-06-01 11:31:59
疯狂的遏制农民就是自断手脚,6月1号禁止农用车不妥!

疯狂的遏制农民就是自断手脚,6月1号禁止农用车不妥!

小李说说
2023-06-02 20:12:44
柳岩:我不化妆没人能认出,我在化妆间卸妆,海涛问:柳岩哪去了

柳岩:我不化妆没人能认出,我在化妆间卸妆,海涛问:柳岩哪去了

大坤娱乐在线
2023-05-12 14:24:25
全面备战,力度空前!

全面备战,力度空前!

探索日记
2023-06-02 23:05:47
南通命案:郇某一年内11次向老板索要欠款无果,老板还找人打郇某

南通命案:郇某一年内11次向老板索要欠款无果,老板还找人打郇某

没有感情的翻唱机
2023-06-03 19:52:40
巨型大白菜

巨型大白菜

书之大法
2023-06-03 01:33:19
教育又要改革了,新闻联播长达10分钟播报:教育改革或已提上日程

教育又要改革了,新闻联播长达10分钟播报:教育改革或已提上日程

醉心文史
2023-06-01 00:32:32
刚刚,中芯国际的情况突变了

刚刚,中芯国际的情况突变了

王小花说情感
2023-06-02 17:56:36
噩耗!中超顶级球星遭受重创,接近赛季报销,恐影响国足归化工作

噩耗!中超顶级球星遭受重创,接近赛季报销,恐影响国足归化工作

国足风云
2023-06-03 21:08:31
中国的路灯每晚“免费”开!产生的巨额电费,是导致亏损的源头吗

中国的路灯每晚“免费”开!产生的巨额电费,是导致亏损的源头吗

科普启示录
2023-06-01 11:45:34
李清照向丈夫“求欢”,用《丑奴儿》描写夫妻生活,用词大胆

李清照向丈夫“求欢”,用《丑奴儿》描写夫妻生活,用词大胆

丹宝说文史
2023-06-01 16:06:50
世界十大古都:开罗位居第一,伊斯坦布尔第8,南京竟然无缘!

世界十大古都:开罗位居第一,伊斯坦布尔第8,南京竟然无缘!

妖妖浅谈
2023-06-03 14:54:09
港片里的“黑社会”为什么爱吃廉价的火锅?

港片里的“黑社会”为什么爱吃廉价的火锅?

小辉做菜
2023-04-16 07:26:10
为什么人们的戾气越来越重?为什么有人宁愿自己复仇,也不用法律

为什么人们的戾气越来越重?为什么有人宁愿自己复仇,也不用法律

没有感情的翻唱机
2023-06-03 16:31:15
李佳琦的劲敌,来了

李佳琦的劲敌,来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3-06-02 21:13:01
1971年,马王堆挖出千年藕片汤,开盖瞬间消失,幸亏摄影人员手快

1971年,马王堆挖出千年藕片汤,开盖瞬间消失,幸亏摄影人员手快

历史求知所
2023-04-07 08:00:51
他是副总理的独子,当赖昌星保护伞被判处死刑,父亲为求情而病亡

他是副总理的独子,当赖昌星保护伞被判处死刑,父亲为求情而病亡

离笙奇谈
2023-05-25 10:53:28
没人料到,尹锡悦没成韩国的“第二个朴槿惠”,却成了“第二个李明博”

没人料到,尹锡悦没成韩国的“第二个朴槿惠”,却成了“第二个李明博”

海峡快讯
2023-06-02 12:38:04
2023-06-03 23:00:49

头条要闻

3车连撞超千人伤亡 印官方:事故细节和事件顺序不清楚

头条要闻

3车连撞超千人伤亡 印官方:事故细节和事件顺序不清楚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又一励志升班马!业余球队9年杀进英超

娱乐要闻

葛斯齐曝汪小菲失联近状:生病很严重

科技要闻

马化腾说要“收紧队形”,到底啥意思?

汽车要闻

售14.98-18.98万元 新款奕泽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游戏
旅游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构建书法教育的传承体系 寇学臣书教育人展在北京隆重举行

亲子要闻

跳给爸爸看的?六一演出“辣妈团”火了,穿旗袍跳热舞惊艳众人

韩网热议WBG击败JDG

旅游要闻

从拉萨自驾至阿里的六大奇景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