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
咱青龙荣登“新华社”啦!
在过去,青龙美食就是美食。
而现在,青龙美食不仅是美食,更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近年来,青龙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将美食传统手工制作与现代化生产线相结合,将传统食品进行标准化、产业化生产,踏上致富路,迈向新征程。
8月18日,媒体大咖“新华社”再度关注咱青龙,这次将镜头聚焦在了青龙美食致富攻略上。精彩内容,一起来看——
河北青龙:美食中的致富味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美食产业,采用传统手工制作与现代化生产线相结合的方式,将传统食品进行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8月17日拍摄的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乡杂粮种植基地。(无人机拍摄)CICPHOTO/郭楠 摄
2021年8月17日拍摄的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乡杂粮种植基地。CICPHOTO/郭楠 摄
2021年8月17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乡杂粮种植基地拍摄的四色谷子。CICPHOTO/郭楠 摄
2021年8月17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一家生态农产品企业,员工在加工制作紫薯包。CICPHOTO/郭楠 摄
2021年8月17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一家生态农产品企业,员工在加工制作紫薯包。CICPHOTO/郭楠 摄
2021年8月17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一家生态农产品企业,员工在加工制作鲜奶馒头。CICPHOTO/郭楠 摄
2021年8月17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一家生态农产品企业,员工在加工制作鲜奶馒头。CICPHOTO/郭楠 摄
2021年8月17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一家生态农产品企业,员工在加工制作杂粮窝头。CICPHOTO/郭楠 摄
2021年8月17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一家生态农产品企业,员工在加工制作杂粮窝头。CICPHOTO/郭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