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2 10:13:58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举报

在河北青县大鹁鸽留村,80岁的魏淑银老人迈着小碎步,开心地来到村里新开的“孝老食堂”,午饭是包子,独居在家的老人很久没吃这口儿了。一同来食堂吃饭的还有30多位老人,现场一片欢声笑语,“这里有人给做饭,老人们免费吃,大伙儿对我们照顾得还挺周到,比自己在家吃饭舒心多了。”魏淑银说。
创办“孝老食堂”,是青县推出的农村养老新模式,最早出现在流河镇人和镇村。村党支部书记胡宗权去年底搞了一次入户调查,他发现一些独居老人生活很是凑合。“有的老人家庭条件不错,比如村里的刘大爷,满能吃好喝好,但他却经常吃剩饭剩菜,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一个人过日子,实在懒得做饭。”胡宗权又走访了几位独居老人,发现他们不仅吃饭凑合,事事都凑合,就算生病了,只要能扛住,就不肯告诉儿女,有时小病挨成大病,小事磨成了大事。
他掰着手指一数,村里独居老人14个,“14个老人日子过不舒坦,14个家庭就不安稳,在外工作的儿女们心里也不踏实。”胡宗权召集村“两委”成员专门研究这事,“集体智慧”一碰撞,很快碰出个好办法:创办孝老食堂,为14位老人“养老”。消息传出,热心肠的乡亲们跑来了,村“两委”和移风易俗理事会成员排班轮流做饭,为老人们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去年12月10日,人和镇村的“孝老食堂”办起来了。
蒸包子、包饺子、煎炒烹炸、焖溜熬炖……各路“大厨”显手艺,“孝老食堂”真热闹。不仅老人们欢迎,乡村们也点赞,在外打拼的儿女们更是感动,争先恐后捐款,“孝老基金”很快达到10万多元。菜农免费供菜,60多人报名做义工,在四里八村,人和镇村的“孝老食堂”火了。
见贤思齐,一些村开始效仿人和镇村的做法,青县县委因势力导,出台政策支持有条件的村创办“孝老食堂”,让更多独居老人吃上好饭,扬起笑脸,在“家人”关怀和家庭温暖中安享晚年。好事传千里,仅仅8个月,青县就有30个村办起“孝老食堂”,1500多位农村独居老人从中受益。
“这事看着小,其实挺大。”青县民政局局长朱润国说,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群众对养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特别在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创业,老人们留守家中的情况较为普遍。如果老两口都在,生活上还有个照应;一旦丧偶,一个人过日子很是孤单、艰难。因为故土难离,许多老人不愿搬家跟儿女过,也不选择住养老机构,成为令人牵肠挂心的特殊群体。创办“孝老食堂”,弘扬孝老文化,发挥义工作用,把独居老人们聚在一起,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让他们走出“小圈子”,走进“大家庭”,互相陪伴,相互照看,精神愉悦,从根本上破解了农村独居老人养老难题。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
陈高强_HB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