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讯:8月10日上午,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两个聚焦为民办实事”新闻发布会。秦皇岛市司法局发布2021年为基层和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方面取得初步成果,并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突出职能作用,对接基层。局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县区司法局、基层司法所、公证处、鉴定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直属单位研究问题,先后召开三次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建议,向基层和群众征集实事项目,找准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认真回应群众法治诉求,主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二是对接职能,出台举措。围绕司法行政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职能,研究出台市司法局“为民办实事”十项举措,涉及行政立法、执法监督、矛盾纠纷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等多个领域,深度融合了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三是对接责任,形成合力。针对十项实事举措,局主要领导亲自拉单子、定措施,逐项制定实施方案、健全责任清单、明确工作台账,调度建立局领导领衔和牵头部门包抓责任制,并细化分解具体措施,责任到人、挂账督办、合力推进。
在强化“四个聚焦”抓实事落实方面,深入开展法援惠民活动,全市法律援助机构继续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服务渠道,推动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军人军属等群体,因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造成人身损害的赔偿纠纷等事项应援尽援。3月以来,局直属的市第一公证处减免收费1.3万余元,代办产权登记13件,特别是跟随企业辗转2600余公里做证据保全,赢得企业的好评。青龙县公证处坚持“便民、为民、利民”服务宗旨,依法公证解决孤寡老人遗产滞留问题。昌黎县司法局为刘台庄镇16名农民工提供绿色法律援助通道,帮助他们解决劳资纠纷。北戴河新区组织律师为28名职工代理劳动仲裁,为群众追讨拖欠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民调解教育提升活动,组织“抓实调解促和谐”专项行动,完善预防民转刑工作常态机制。出台专门意见,引导各方面力量加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卢龙县司法局先后在13个乡镇、100个村建立“调调吧”品牌调解工作室,海港区司法局争取财政资金购买诉前调解服务,道路交通、校园、消费、劳动纠纷调委会全部配备专职调解人员,构建形成专业化人民调解闭环。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排调各类矛盾纠纷5700余件,为维护基层社会安全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秦皇岛市司法局聚焦惠民利企,推动建立律师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双服”公益行动常态化机制,全市498名律师进入1190个企业开展法律服务工作。620名专职律师在2460个村居设立法律服务咨询点,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把法律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此外市司法局还推出打造1小时人民调解服务圈实施方案,目前,全市已经培育50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专业化、个性化品牌调解工作室,建成4个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在抚宁区召开现场观摩会,推广抚宁综合调解经验取得实质性进展,以人民调解为先导推动新时代大调解体系建设纳入了省级改革试点,城市区和乡镇人口聚居区1小时人民调解服务初步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