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病毒变异的出现,疫情不断升级,已扩散至国内多个省市,形势较严峻,为防控疫情风险,倡导健康、合理、文明的消费方式,切实保障好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廊坊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特发布消费安全警示:
1.消费购物严防疫
提醒消费者在当前疫情形势严峻情况下,减少非必要接触,建议减少外出频率和时间;外出购物一定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箱式电梯,尽量步行;到商场、超市及人员密集场所务必佩戴口罩,主动配合消费场所工作人员健康询问、体温检测等防控检查工作;提倡购物结账时用电子支付方式付款,同时购物时要遵守相关秩序规定,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做到不 扎堆、不聚集;购物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清洁。
2. 理性消费勿抢购
面对疫情,广大消费者不要盲目跟风购买抢购,要按需理性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及商品,不得囤积;要到资质齐全或医院等正规渠道购买口罩、消杀产品等防护产品;消费者要保持心态平和,不信谣、不传谣,当前消费市场商品供应正常充足,物价相对稳定,消费者无需大量囤积商品,避免因恐慌导致的不理性抢购行为。大量囤货对家庭而言是浪费,也容易给少数不良商家哄抬物价创造机会。希望广大消费者要理性对待,并积极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不良商家的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违规行为。
3. 食品消费重安全
首先,消费者应选择合法的、正规渠道的商家购买食品,拒绝流动摊点,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和散装食品,选购冷链食品时需关注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坚决做到不接触、不购买和不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其次,要合理膳食,科学餐饮,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做到平衡膳食、荤素搭配,少吃或不吃冷食、生食;肉禽蛋类食品一定要高温烧熟煮透,生食和熟食需分开;为避免交叉感染,消费者在外就餐应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并采取分餐制。再次,需网络订餐或上门打包的,要查看餐饮服务者是否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尽量订购热链供应的餐食。最后,不组织和不参加各类群体性聚会、聚餐活动,阻断病毒传播渠道。
4. 网络交易多防范
如今网络购物成了一种时尚,也是大多数年轻消费者主要消费方式。首先,提醒消费者要选择信誉度高、管理规范、正规的购物平台。购物前注意查看平台店铺的营业执照和行政许可等信息,避免在非正规电商平台上购物;其次,网上下单前要注意查看商品标识、标签及型号、食品的保质期等信息,并仔细查看网友评价;最后,在签收网购商品时,务必要开箱验货,当场验收,遇到实际物品和网上产品描述严重不符的,应当拒绝签收,并及时退货。
5. 依法维权要及时
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疫情防控时期,要发挥好社会监督作用,提升依法维权意识,发现不良商家在特殊时期哄抬物价、囤积居奇、欺诈消费者、牟取暴利等扰乱市场秩序,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规违法行为,要保存好消费凭证和证据,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