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避秋燥、调饮食,立秋时节滋阴润肺是关键)
图/IC photo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的到来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正式拉开序幕。尽管立秋过后的风已不同于夏天的热风,会使人感到凉爽,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气温仍然较高。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认为,立秋时节应注意避秋燥、调饮食,用科学的方式养护身体。
“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因此中医又称为‘秋燥’。常见的症状有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李金辉指出,由于立秋后多风多燥,此时人们应该注意多饮温开水,多吃滋阴润喉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等,老年人、平时用嗓较多的人应格外重视。对于秋燥明显的人群,李金辉建议人们多食用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物,少吃辛辣、煎炸食物。
“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且‘肺为娇脏’,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易伤肺阴。”李金辉提醒,该时节的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多食用有润肺作用的食品,如百合、山药、藕、芝麻、蜂蜜、枇杷、牛奶等,多食用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之后,气候早晚凉爽,午间炎热,“秋老虎”肆虐,使人们容易产生倦怠、乏力的感觉。李金辉表示,根据传统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人们可以适当进补,但由于入秋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此时易发生腹泻,因此应格外注意饮食卫生。
最后,李金辉为大家介绍几款秋季养生小药膳。
【菊花百合大枣枸杞粥】
制作方法:取菊花、百合、大枣、枸杞适量熬粥。
菊花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对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百合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补肺阴清肺热,止咳化痰。大枣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心补脾,保护胃气。枸杞子可滋补肝肾,明目,益精血。常饮菊花百合大枣枸杞粥可滋补五脏,清热润燥,为秋季调补佳品。
【桑叶菊花茶】
制作方法:可用桑叶3g、菊花3g,煎水代茶饮用。
常饮有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的功效,是秋季防治秋燥的良好保健饮品。
【红豆莲子茯苓汤】
制作方法:红豆、莲子、茯苓、山药等食材洗净,加水大火煮开,小火慢炖成汤。
可健脾和胃燥湿,为秋季祛湿之佳品。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