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以来盐山县各乡镇降雨频繁,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通过实地调查盐山县小庄镇、圣佛镇、孟店乡等部分地块,现就特大暴雨过后玉米管理技术要点,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如下:
1.清淤排水、中耕松土
调动县乡村各方面的力量,疏通主干道和排水支渠,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对未倒伏的田块,低洼受淹玉米田应及时开沟清淤,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土壤湿度,达到能排、能降的目的,同时对倾斜植株要适时壅根培土,及时施肥补救;茎折玉米田同时做好田间清洁工作。
2.根据倒伏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我县玉米倒伏程度不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孕穗期根倒伏:对于倒伏较轻(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的玉米,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2)茎折性倒伏:对于茎折断的玉米,要尽快把折断植株清除出田间以免腐烂,影响正常植株生长。(3)匍匐性倒伏:对于倒伏严重,特别是匍匐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
3.及时除草,合理追肥
暴雨过后的玉米田,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雨后草荒,争夺玉米田养分。常用的5片叶以后的苗后除草剂有二元或者三元复配药剂:硝磺草酮.烟嘧磺隆.莠去津、咽嘧.莠去津、等;8片叶以后的可以用苯唑草酮.莠去津、草胺磷等。
对排干渍水的田块,选择晴天增施氮肥,促玉米恢复正常生长。对阴雨寡照日数多,增施氮肥可提高绿度,促进光合作用,可以减轻受涝后的氮饥饿。亩施氮肥或复混肥10—15公斤/亩,适量补施磷、钾素和微肥。促进玉米恢复生长,降低产量损失。同时在排除田间明水后,于玉米行间追施尿素,亩用量10公斤左右。也可喷施黄腐酸类等生长促进剂,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抗逆能力。
4.加强病虫害防治
涝后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如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顶腐病、玉米南方锈病及玉米螟、二代三代玉米粘虫等。喷施叶面肥时,可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或多菌灵喷雾,喷药时要重点喷果穗以下的茎叶;防治大小斑病可用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7-10天一次,连续2-3次;防治褐斑病可用苯醚甲环唑加叶面肥。防治玉米螟应在拔节至喇叭口期用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双水剂配成毒土或用辛硫磷灌心;防治粘虫、蚜虫等虫害,可以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复配甲维盐, 氯虫苯甲酰胺, 四氯虫酰胺 ,氟虫双酰胺,虫酰肼,甲维盐.茚虫威等加有机硅喷雾。
5.人工辅助授粉和花粒期追肥
春播玉米受灾地块要密切关注授粉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高产攻关田可进行人工辅助拉绳法授粉,两人同时拉起3米左右的绳子,在玉米的雄穗上边拉绳,从北走向南或者从东走向西,促进花粉的传播和授粉。同时结合中耕散墒,按每亩5公斤适时追施纯氮,促进籽粒发育,切实提高结实率,有效增加穗粒数。
6.补种改种减损失
对淹水严重但不绝产的地块,玉米可改作青贮,提前联系销售厂家;对渍涝绝产的地块,应尽快改种萝卜、绿豆、甘薯、白菜等短季作物,最大限度降低因灾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