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危桥改造,保障桥梁通行安全,是百姓最朴实的期盼,也是近年来抚宁区委区政府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2020年我区将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被纳入民生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关注,针对该工程的实施情况我们也专门采访了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工作人员。
位于坟坨镇村道小李庄-五里铺上的五里铺桥建成于1978年,是该村村民进村的必经之路,村民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这座桥,但由于“超龄服役”,承载能力退化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区交通运输局将这座桥列为危桥改造工程,于今年6月改造完成。改造后的现浇板桥长16米,宽6.5米,经初验合格试运行后交付使用。村党支部书记孙凯宁告诉记者,这座桥从“危”到“安”,让村里老百姓享受到了交通便利。
五里铺村党支部书记孙凯宁说:“以前的桥,几十年了已经成了危桥,在2012年的那场大雨之后,桥上面的水很深,大车都不敢进,自从修完以后,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老百姓很满意,从心里很高兴。”
村道102线上的东城贯南桥,涉及5个村的6000余村民,也属于我区农村危桥改造工程,危桥改造后极大提高了沿线居民的出行安全,满足了村民通行需求,也方便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往来。
据区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我区今年重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11座,遍布我区7个乡镇,除了东城贯桥、五里铺桥以外还有朱家裕桥、小山头桥等11个行政村的危桥,投资494.2万元。那么本次危桥改造工程改造的桥梁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工作人员张宇说:“这些桥梁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技术评定为四五类危桥,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影响群众出行安全。”
为了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让危桥改造科学合理,区交通运输局抽调精干力量,专门负责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管理工作,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一座危桥都进行现场勘查,并根据桥梁损坏程度,为每一座危桥量身定做了一套整修方案。
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工作人员张宇说:“按照上级要求,我区实施项目实施专题会议,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首先,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委托了设计单位进行了设计,通过招标确认了施工单位,工程于今年3月份开始实施,按照省市区推进四好农村工作,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和区长办公会议要求,我区组织了项目实施专题会议,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
一座座危桥改造工程的完成,进一步解决了制约农村交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为百姓提供更加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也为助力乡村振兴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