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穆村乡西马庄村王占雄的桃园里,一棵棵桃树枝繁叶茂,一个个蜜桃挂满枝头,长势喜人。王占雄今年57岁,有40年的种桃经验,说起气象服务,他深有感触地说:“30年前,真是靠天吃饭,要是下一场雹子,就得眼睁睁地看着桃子被砸,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后来,气象部门建起了人影作业点,防雹增雨效果明显,桃子的品质有了保障,果农收入也增多了。气象工作人员就是果树的‘保护神’!”
近年来,衡水市气象局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聚焦特色农产品,广泛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深州蜜桃已有近2000年的栽培史,皮薄肉细、汁多水甜,在明清两代,曾作为贡品送到北京。穆村乡是深州蜜桃的核心产区,主要以种植蜜桃、苹果、梨等果品为主,是名副其实的水果之乡。

为促进蜜桃产业发展,2008年起,市气象局就组织气象科技人员开展气象条件对深州蜜桃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课题研究,建立了蜜桃开花期预报模型,每年4月制作《深州蜜桃开花期预报》,为农民群众持续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信息。2018年,河北省桃气象中心正式成立,面向全省桃农开展服务,重点就深州蜜桃进行物候观测和桃气象灾情收集,参照指标开展桃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为果农在桃树各个生长期的管理提供参考。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下旬,在桃树开花期开展晚霜冻害预警;每年6月到9月,在桃果成熟期专注明显降水过程。同时,桃气象中心还开通了气象直通服务微信群,为广大果农、市县两级果树技术人员及时提供气象灾害信息,以便提前应对即将到来的灾害性天气。

今年7月5日,市气象台预报未来几天衡水市将出现一次降雨过程,持续滚动预报和研判,发布相关预警信息。7月11日夜间,果然出现降雨。在气象部门的及时提醒下,果农提前做好了排水准备,减少果园积水,此次降水过程没有对果树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蜜桃在生长过程中,最怕的是大风和冰雹,而穆村乡恰处于冰雹多发地带,一场冰雹过后,轻的会损伤蜜桃果面,影响品质,重的还会造成蜜桃绝产,严重影响果农收入。2012年,衡水市气象局将穆村乡原有的人影作业点进行升级,建设成为当时的全省首家数字化人工防雹增雨作业示范基地。目前,市气象局还在穆村乡建成多要素小气候自动站,并安装土壤水分测试仪和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加强了对果园小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监测力度,实时显示监测数据,方便果农及时读取。据了解,自2010年6月以来,深州共开展人影作业116次,累计发射各种炮弹2134枚,防雹增雨效果明显,大大减少了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气象局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深入了解群众需求、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智能化水平,进一步丰富气象服务的内容和渠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提供更精准的气象信息,努力做到气象灾害早发现、早预报、早预警,努力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减灾增收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