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衡水滏阳河畔的花木摇曳阵阵清凉,微风夹杂着水气氤氲阵阵书香。在衡水市滏阳生态广场的文化艺术中心c区,衡水市图书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16560平方米超大阅读空间,一流的服务设施,丰富的馆藏图书吸引了广大市民群众相约而来。
高温溽暑,挡不住读者的阅读热情。上午8点半,读者们已自发在图书馆门前排起了长队,队列里既有退休的老人,也有来查阅资料的青年,更多是放暑假的学生们。馆内社科、自然科学、文学、哲学、青少年、书报刊等十二大阅览区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读者的阅读需求。9点,读者们在馆员的引导下,开始陆续扫码、测温,出具预约码后有序进馆。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读者入馆实行预约制,每天预约人数上限为1500人。10点30分,线上预约读者满额。
2018年6月,衡水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对衡水市图书馆进行社会化运营管理,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级图书馆的社会化运营管理。2018年7月26日,衡水市图书馆新馆免费开放试运营,2019年7月1日全面开放。开馆之初,秉承“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的办馆理念,着力打造“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一体化”的智慧型图书馆,努力搭建文化民生工程服务平台。新理念、新技术的运用,使衡水市图书馆立足本职,创新形式,逐渐衍生出数字化服务、远程服务、流动服务、信息再加工等新形式,和阅读沙龙、公益讲座、文献展览等新内容,公益属性充分彰显,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据统计,衡水市图书馆新馆免费开放以来,累计注册读者24500多人;到馆读者112.8万人次,线上访问量70.4万次;打造了“儒乡雅韵”“阅湖讲坛”“衡图工坊”等八大文化活动品牌,依托4.23世界读书日、中秋、国庆、春节等时间节点举办全民阅读推广活动600多场次;聘请专家学者成立“衡图讲师团”,开展文化科普公益讲座170多场次;延伸服务触角,建立馆外流动服务点14个,开展馆外流动服务50多场次;与特教学校、衡水光荣院等单位合作开展关爱弱势群体阅读服务100多场次。参加各类活动市民累计超过50万人次。
衡水市图书馆还成立了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衡水市残疾人文化家园,成为衡水市科技工作之家建设示范单位。荣获河北省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二、三等奖,2019年全民阅读季活动“优秀组织奖”,中国图书馆学会2020年馆员书评第八季征集活动“组织之星”、河北省第十七届燕赵青少年读书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奖项。
2021年,衡水市图书馆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华诞这一主题,结合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等重点工作,开辟了红色阅读专区,依托衡水厚重的红色文旅资源和馆藏红色文献资源,策划举办了红色研读研学、“红心向党 阅动湖城”--红色经典全民阅读、五四青年节党史宣讲主题教育、馆藏红色文献展、红色收藏展暨衡水第六届晒书节、少儿红色故事会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阅读活动,把衡水市图书馆真正打造成为开展全民阅读的“根据地”,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地”。
衡水市图书馆通过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满足广大市民群众的阅读需求、信息需求、文化需要、知识需求,用书香滋养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市民科学文化水平,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好口碑,年均读者满意率超过90%。广大市民纷纷表示“衡水市图书馆新馆环境好,藏书多,服务水平高,活动也很丰富,全家老小都能在这里各得其所,感受阅读的快乐。”
今天的衡水市图书馆,不仅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城市书房,精神家园”,更是增进民生福祉,展示衡水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衡水美誉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供稿人:王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