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金融机构需将“双碳”目标嵌入业务全流程

0
分享至

我国正式对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开展综合评价并纳入机构评级——

金融机构需将“双碳”目标嵌入业务全流程

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再度迈出实质性步伐。自7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简称《方案》)正式施行,对金融机构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业务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将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求金融部门迎难而上,及早、科学地设置碳减排目标,部署切实可行的达标方案,出台规范、明确、可操作的绿色发展举措。”央行副行长刘桂平说。

多位业内人士预计,接下来,在《方案》等政策的指挥棒的调动下,金融机构会更有针对性地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嵌入自身的政策标准、风险控制、产品开发、业绩评价全流程,进一步加快投融资结构的低碳转型步伐。

实现目标时间紧、任务重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已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央行也将绿色金融确定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实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刘桂平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碳减排压力较大。同时,“碳达峰”不等于冲高点,而是要尽快进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持续调整。达峰后的碳排放很难陡然下降,可能需要经历一段峰值平台期。在不同的达峰时间、峰值水平和平台期下,实现碳中和的整体成本差异较大。

“‘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说,不论是转变发展方式,还是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都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因此,金融部门要全力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整体目标,完善清晰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主动防范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关金融风险。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力度已持续加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2.3个百分点。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也在逐步显现。以2020年为例,绿色信贷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3.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7.3亿吨。

发挥“绿色指挥棒”作用

《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制定的目的,正是进一步动员资金支持绿色发展,提升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质效。

根据《方案》,绿色金融评价工作将每季度开展一次,评价指标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定量指标权重80%,定性指标权重20%。

定量指标共4项,分别为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总额份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同比增速、绿色金融业务风险总额占比;定性指标共3项,即执行国家及地方绿色金融政策情况、机构绿色金融制度制定及实施情况、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情况,权重分别为30%、40%、30%。

“评价体系弥补了规则制度短板,主要在于约束金融机构主体行为,做到既推进绿色金融加快发展,又实现绿色金融发展的商业可持续。”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说。

“工行将持续提升绿色贷款余额,将金融资产优先配置于可再生能源领域,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项目在能源融资组合中的占比,力争2030年末可再生能源投融资余额较2020年末增加一倍,并设立逐步退出煤炭融资的路径图和时间表。”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表示。

周月秋认为,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接下来,首先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战略体系和经营过程,将碳中和目标植入政策标准、风险控制、产品开发、业绩评价全流程。同时,要加快投融资结构的低碳转型步伐。在境内,要持续扩大绿色投融资占比,制定碳中和计划,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帮助股东、企业以及供应链上下游实现节能减排;在境外,工行将按东道国自主原则、可再生能源优先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成本可负担原则支持境外能源项目,支持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做强五大支柱

仅压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责任还不够,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还亟需顶层设计、统筹谋划。

其中,重要的着力点是做强绿色金融的“五大支柱”,即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目前,绿色债券的标准已得到统一。近期,央行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不再将煤炭等化石能源项目纳入支持范围。

同时,银行间市场已推出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和碳中和金融债,重点支持符合绿色债券目录标准且碳减排效果显著的绿色低碳项目。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银行间市场“碳中和债”已累计发行656.2亿元。

在监管和信息披露方面,记者获悉,央行正在计划分步推动建立“强制披露制度”,统一披露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实现信息共享。

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当前,央行正在按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抓紧研究设立直达碳减排领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刘桂平说。(记者 郭子源 姚 进)

网易刊登此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代表网易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一高档小区崩了!每平米降7万+,2年前2520万的房卖1420万

上海一高档小区崩了!每平米降7万+,2年前2520万的房卖1420万

不掉线电波
2023-11-30 18:21:01
曝因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撕作业+打头,两位爸爸家长群直接约架!事后有人道歉了...

曝因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撕作业+打头,两位爸爸家长群直接约架!事后有人道歉了...

小萝卜丝
2023-11-30 15:13:24
缅北女魔头魏榕怪癖!每周都要“活剥驴耳”,3个闺蜜喜欢观刑

缅北女魔头魏榕怪癖!每周都要“活剥驴耳”,3个闺蜜喜欢观刑

马尔科故事会
2023-11-30 12:42:13
伟意左下课!官方:里昂决定解雇格罗索;上任仅2个半月

伟意左下课!官方:里昂决定解雇格罗索;上任仅2个半月

懂球帝
2023-11-30 22:19:14
德国驻华大使馆发漫画,人物清朝打扮,网友:这么怀念大清吗?

德国驻华大使馆发漫画,人物清朝打扮,网友:这么怀念大清吗?

不掉线电波
2023-11-30 21:01:21
频繁收到大量体育彩票 当事人:我“被注册”成两家彩票点老板|解忧帮

频繁收到大量体育彩票 当事人:我“被注册”成两家彩票点老板|解忧帮

信息新报
2023-11-30 16:29:37
市场认可度几乎坠入冰点,豪华电动车高合HiPhi X的南柯一梦

市场认可度几乎坠入冰点,豪华电动车高合HiPhi X的南柯一梦

辣椒车讯
2023-11-30 09:26:27
广西交警持棍击倒骑车男子,官方通报已停职,网友却发出灵魂拷问

广西交警持棍击倒骑车男子,官方通报已停职,网友却发出灵魂拷问

坦然风云
2023-11-30 21:23:02
全球首款男性机器人遭疯抢 , 女性使用满意度高达98%,性能太强大

全球首款男性机器人遭疯抢 , 女性使用满意度高达98%,性能太强大

娇糖可可
2023-11-30 15:51:52
武汉一医院设置机器供排号人群玩游戏解闷,医院回应:已经撤掉了

武汉一医院设置机器供排号人群玩游戏解闷,医院回应:已经撤掉了

上游新闻
2023-11-30 18:57:17
北京院士说实话:2块钱的维生素,是散结节的顶尖药,便宜还好用

北京院士说实话:2块钱的维生素,是散结节的顶尖药,便宜还好用

泌尿男科王医生
2023-10-15 18:00:04
军大衣突然“翻红”!价格几十元,猛卖10万件!央媒发声:背后是年轻人对羽绒服涨价的调侃

军大衣突然“翻红”!价格几十元,猛卖10万件!央媒发声:背后是年轻人对羽绒服涨价的调侃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30 11:01:21
能调动“所有公务员献血”?!27岁的“血槽姐”,有点猛

能调动“所有公务员献血”?!27岁的“血槽姐”,有点猛

北国向锡安
2023-11-30 09:22:11
22岁cos圈知名网红离婚,圈内乱象曝光信息量大,双方疑都不干净

22岁cos圈知名网红离婚,圈内乱象曝光信息量大,双方疑都不干净

八爪娱先锋
2023-11-29 19:30:31
后续!广东奔驰车主车内突然离世 更多内情曝出

后续!广东奔驰车主车内突然离世 更多内情曝出

强村利姐
2023-12-01 02:01:58
终于知道骗光朱丹所有积蓄的朋友是谁了,网友直接找到了判决书!

终于知道骗光朱丹所有积蓄的朋友是谁了,网友直接找到了判决书!

综艺不八卦
2023-12-01 01:34:25
中科院领导被实名举报,长期精神PUA女员工,暗示要性潜规则

中科院领导被实名举报,长期精神PUA女员工,暗示要性潜规则

齐天候
2023-11-30 16:40:22
100岁的基辛格,带着清醒的头脑走了,留下81岁的总统迷迷糊糊

100岁的基辛格,带着清醒的头脑走了,留下81岁的总统迷迷糊糊

评论员童童
2023-11-30 12:08:51
“鹅腿阿姨”停烤了

“鹅腿阿姨”停烤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3-11-30 15:32:16
商务部:决定自11月30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所适用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进行复审

商务部:决定自11月30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所适用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进行复审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30 14:46:21
2023-12-01 06:24:49

头条要闻

康复中心向脑瘫患儿家长多次要钱 负责人:经营困难

头条要闻

康复中心向脑瘫患儿家长多次要钱 负责人:经营困难

财经要闻

一个欠发达县的临时工工资超总税收收入

体育要闻

文班亚马训练结束后多名队医聚集在他周围 今日比赛出战成疑

娱乐要闻

15分钟赚5亿??娱乐圈时薪被刷新…

科技要闻

车市年终"冲刺"调查:有车型直降10万元

汽车要闻

比亚迪宋L将12月15日上市 预售22万-28万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艺术
家居
手机

纠缠这么久,他俩真的要离婚吗?

吃咸菜到底会不会致癌?

艺术要闻

繁花——金宇澄绘画展登陆上海 200余幅原作演绎梦幻宇宙

家居要闻

万象有趣,打造恣意张扬的审美空间

手机要闻

史上最大iPhone要来了!iPhone 16 Pro Max将配备6.9英寸屏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