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沽源县一周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
警情通报
2021年7月12日-7月18日
本周,沽源县电信网络诈骗警情8起,同比上周4起上升了100%。
各乡镇(街道)的警情数:
平定堡镇7起,闪电河乡1起,其余各乡镇共计0起。
本周,全县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类型分别是:冒充海外军人、博彩、海外代购、冒充领导和熟人、网络贷款、刷单返利和冒充公检法公职人员。
诈骗类型占比:冒充领导和熟人转账汇款25%;冒充海外军人占比12.5%;博彩占比12.5%;海外代购占比12.5%;网络贷款占比12.5%;刷单返利占比12.5%;冒充公检法公职人员占比12.5%。
诈骗手法解析:
一、网上兼职刷单诈骗
作案手段:
兼职刷单诈骗案件作案目标以学生、家庭主妇等年轻人为主。犯罪分子利用短信、网络等平台发布以通过刷单帮助提高商家信誉的虚假信息,骗取被害人信任,让其在网上购买指定的物品,犯罪分子承诺交易成功后将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刷单人,刷单人可以得到高额回报并且能提高网店信誉,诱骗刷单人不断刷单,但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报酬,直到被害人意识到被骗后,犯罪分子将被害人联系方式拉黑,完成诈骗。
二、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作案手段:
骗子前期通过第三方平台盗取领导头像照片、姓名、单位通讯录等伪装成有关领导,向受害人发送邮件、打电话,添加微信、QQ好友等。添加好友后,通过嘘寒问暖拉进双方距离,骗子会通过QQ、微信、钉钉与受害人谈工作、谈生活、谈感情,言辞恳切、主动关怀,降低受害人的戒备心,进而获取信任。取得受害人信任后,骗子会择机以临时急用或不方便使用自己或者单位银行账户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帮忙转账或汇款。此时骗子会利用一般人敬畏领导的心理,使用“尽快”“马上”“立即”“必须”等催促性词语,既营造紧张气氛,又利用时间差让受害人无法核实真伪,受害人一旦按照骗子的要求转账,就会上当受骗,钱财丢失。
三、网络贷款诈骗
作案手段:
网络贷款诈骗也是常见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件,骗子通过开设虚假网站、电话、短信等途径,放出“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免息贷款”的诱饵,待受害人与其联系后,谎称可以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贷款。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后,诱骗受害人预付利息、保证金、保险费等费用,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经典
案例
冒充领导熟人、冒充公检法公职人员、网络贷款、冒充海外军人
1、2021年7月14日,闪电河乡张某报案称:7月13日晚上收到一条短信,以为是沽源县钟县长,对方让其明天早上到其办公室对接工作。14日早上9时许,张某来到沽源县政府时,对方打来电话说正在接待省领导,要给领导送礼,问他有没有钱,叫张某帮其先垫付一下,并将对方账号微信发给张某,张某先后通过柜台转账20000元,后对方再次要其转账时,张某便感到怀疑,遂到公安局报案,发现被骗。
2、2021年7月16日,张女士接到自称是公安局的林警官打来的电话,称其涉嫌偷渡入境并准确说出其身份信息。骗子将所谓的“通缉令”发给了张女士,期间不断恐吓张女士 “态度要好、要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接下来骗子要求张女士按照对方指示将银行卡内3万元全部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汇款成功后,张女士再联系对方时,发现已经被对方拉黑,而拨打电话过去,对方的电话已无法接通,张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3、2021年7月14日,赵先生接到自称某贷款平台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以“无需征信、无需抵押、快速放款”为由,诱骗张先生添加客服微信号码并下载“某某E 贷”APP。张先生在该APP上申请4万元贷款后却无法提现,对方谎称张先生银行卡号填写有误,导致账号被冻结,需缴纳解冻费才可提现,并承诺解冻后就会全额退还。急于贷款的张先生按要求向对方转2000元解冻费,却发现仍然无法提现,对方又以验证还款能力、刷流水等理由,陆续要求李某多次转账共计10000余元,最后将张先生拉黑。
4、2021年7月7日,我县高女士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一自称美国军人的陌生网友,对方通过聊天获取了高女士的信任,并称从美国给其邮寄了470000美元。随后,一自称海外快递员的人添加高女士微信,称其需要支付7000元快递费,高女士信以为真向对方转账7000元,2021年7月12日高女士接到电话得知快递被海关查扣,需支付海关检查费,后对方仍让高女士继续转账21000元,高女士感觉被骗,遂报警,及时止损。
民警提示
两看四不要
诈骗团伙将传统的冒充权威机构、发送虚假短信、打电话等诈骗手段与钓鱼网站、虚假网上支付订单等网络工具相结合,衍生出了一种利用网上银行的新型电信诈骗手段。为此,专家提醒广大群众加强防范意识,谨防掉进电信诈骗的陷阱。警方指出,市民在接到此类电话或短信时不要慌张,要多和家人朋友商量,做到“两看四不要”,这样就能有效识破骗局,远离电信诈骗。
“两看”:
一要看发来短信或来电的电话号码。如银行致电或发送短信都会使用专用的客服号码,如果看到普通手机号码发来的短信或来电,不要理会,也不要回拨,若实在拿不准,可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
二要看网址,记牢常用的银行、电子商务网站网址,如网址不对就可以判定是诈骗信息。
“四不要”:
第一个“不要”就是不要轻信。对收到的网银系统升级、信用卡高额年费、异地消费、涉嫌洗钱、特价网购商品等不熟悉的信息不要轻信。要克服“未知恐惧”和“贪图便宜”的心理;
第二个“不要”是指不要理睬和回复。不要拨打或访问任何不明短信或电话提供的电话号码和网址,如需求证要拨打110或真正的银行客服电话。对于未知的未接电话不要轻易回拨。
第三是不要泄露银行账户隐私信息。无论任何机构都无权索要私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对于此类隐私信息一定要妥善保管,绝不能将网上银行用户名、密码、动态口令等信息告诉陌生人。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转账,对于任何以安全账户、网购等名义要求转账汇款的电话或短信都不要相信,要切记不要向陌生人账户转账汇款这一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