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1年河北省呼吸与危重症规范化建设交流论坛 暨衡水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年会在我市召开)
为促进我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我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同行救治水平,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2021年河北省呼吸与危重症规范化建设交流论坛暨衡水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年会于7月10日在衡水市龙源酒店召开。来自省,市各级医疗机构的200余名呼吸与危重症同仁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阎锡新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张弘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许文兵教授、浙江大学夏云教授、北京朝阳医院崔瑷教授、北京朝阳医院尹玉东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蔡志刚教授、河北省人民医院张洪珍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关继涛教授、衡水市人民医院崔朝勃教授、衡水市人民医院张菊香教授、衡水市中医院王玉栋教授、 衡水市人民医院高秀玲教授、衡水市人民医院王晶教授等省内外专家授课。我院党委书记郑辉出席了此次会议。
我院党委书记郑辉为大会开幕致辞,他说,2020年的新冠疫情,呼吸专业各位同仁,以大无畏的精神冲到新冠疫情防控一线,我们足以看到呼吸专业医师同仁作为中流砥柱,很好的履行了我们的使命责任和担当,也积累了疫情的防治经验。国家和人民把荣誉给予了我们医务工作者,我们应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中去,疫情防控不松懈!他就呼吸学科发展提了几点希望和建议:一是在立足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间质性肺疾病、肺肿瘤等常见病多发病规范诊疗的同时,要积极开展相关常见病多发病的早筛和宣教工作,努力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状态的认知,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二是积极壮大呼吸专业队伍,加快肺血管病学组、间质病学组、肺癌学组、介入治疗学组等各亚专业发展,培养高精尖医疗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素质医护队伍的需求。三是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专家的联系,把更多专家邀请到衡水,为我市呼吸专业发展引领方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阎锡新教授在致辞中对我市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团队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给予了肯定,同时对衡水市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寄予了期待;衡水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崔朝勃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了我市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短板与进步,并表示为打造学术氛围浓郁、技术先进、临床思路清晰的医学团队而努力!
会上,会上阎锡新教授作了《病毒性肺炎》的学术报告,崔朝勃教授作了《氧疗和呼吸支持》的学术报告,张弘教授作了《肺部真菌感染》的学术报告,许文兵教授作了《肺间质性疾病》的学术报告,关继涛教授作了《成人哮喘与过敏》的学术报告,蔡志刚教授作了《呼吸介入治疗技术未来和发展前景》的学术报告,张菊香教授作了《从减少全因死亡看中国慢阻肺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解读》的学术报告,刘文静教授作了《mNGS在感染性疾病应用再认知》的学术报告,夏云教授作了《疫情期间的肺功能》的学术报告,王玉栋教授作了《慢性咳嗽的中西医治疗》的学术报告,崔瑷教授作了《聚焦进展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及其病理机制了解》的学术报告,尹玉东教授作了《高通量测序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的学术报告,张洪珍教授作了《抗血管生成联合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的学术报告,高秀玲教授作了《隐球菌的影像表现》的学术报告,王晶教授作了《PCCM规范化建设》的学术报告,多位专家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
本次会议学术氛围浓厚,各位专家从不同方面分享经验,分别就病毒性肺炎、肺部真菌感染、肺部隐球菌感染的诊断与影像学表现,从鼻导管吸氧到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适应症及临床应用,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临床分型背后的病理机制及预后,成人哮喘与过敏的最新进展、支气管介入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先进技术如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能使诊断部位更精确并降低气胸发生率等;mNGS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以及与传统诊断技术的关系,以及mNGS结果的解读,如何结合中国西医治疗慢性咳嗽,PCCM的规范化建设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重点、难点话题为大家讲解,让大家对本学科前沿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学习。
本次年会内容丰富,紧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多位专家通过分享病例使大家得到了深刻的体会。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同行相互学习的平台,使大家充分领略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动态,并使各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同行借此机会提高整体医疗水平,为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