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设基层文化阵地 引领文化创新发展 康保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彰显文化自信)
近年来,康保县以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为指引,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各项指导精神,通过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开创了文化创新发展新局面,极大提升全县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数字建设注入文化“新鲜血液”。县、乡(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网络健全,在城镇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地点设置标准配置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与公共电子阅览室,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县覆盖。紧紧抓住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扶持政策,积极实施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点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全覆盖和村级服务点网络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使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同时,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全县农村基层信息网络服务。
三级网络打通文化“主干动脉”。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县级新建集群众办事、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影视放映、图书阅览与借阅、藏书、信息查询等多功能的市民中心。并不断完善文化广场的文化配套设施,引领城乡群众开展积极、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乡级完善达标文化站,村级完善达标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统筹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活动场所综合利用,保证各类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全面构建现代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非遗传承锻造文化“强健筋骨”。整合我县文艺创作力量,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深入生活,创作了一大批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优秀二人台剧目、文学作品以及微电影微视频等影视作品。加大对优秀作品和文艺人才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康保二人台国家级非遗的桥梁纽带作用,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反映当代审美需求与乡村振兴发展历程,引领广大文艺界人士积极开展精品文艺创作活动。
文化活动补足群众“精神之钙”。重视和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基本活动方式建设,大力发展城镇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商贸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廉政文化。积极开展建党100周年摄影展、“彩色周末”、“广场文化艺术节”、“春节文艺晚会”、“欢乐广场大家唱”、“二人台演唱会”等特色文化活动。重点培养由文艺骨干组成的群众文艺演出、创作队伍,鼓励和支持群众性业余文艺活动组织,鼓励引导各行各业的广大基层开展群众性文艺汇演、文艺调演、歌咏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助推文化惠民走进干群心田,提升文化自信。
作者:王亦凡(文旅局社会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