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传承李保国楷模精神,河北师范大学筑梦晨曦李保国志愿服务先锋队前往张家口市宣化区水泉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走近水泉,入户走访推进乡村振兴
抵达水泉后,实践队员同驻村工作组、村两委进行对接,与驻水泉村第一书记李根旺商讨实践工作安排,计划走访水泉村村民,普查常住居民信息,掌握居民基本情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实践队与李书记对接
全员出动,凝心聚力。在驻村工作组的大力支持和村委干部的陪同下,实践队员分三组对百余户村民进行走访,深入村民家中,普查常住人口居民身份信息,为驻村工作组及村两委的后续乡村振兴工作奠定基础;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村民身体状况、土地情况及主要收入来源等,切实掌握水泉村村民生活基本情况;入户宣传防疫知识,提升村民卫生意识;宣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弘扬建党精神,使村民真切感受建党百年征程的波澜壮阔。
扎根水泉,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人才要既能引得来,又能留得住,关键就在于教育振兴。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推动教育振兴,实践队扎根水泉小学,开展一系列特色教育活动。
组织“颗颗爱党心,乐享思政课”活动,在折纸过程中实践队员给孩子们讲述党史小故事,将思政教育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开办“趣味小实验,科学大发现”化学实验特色课堂,通过“蓝瓶子”、“喷雾作画”小实验,激发孩子科学探索欲;向水泉小学捐赠羽毛球拍、篮球、足球等体育用品,并与水泉小学岳校长一同布置学校活动室,组织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播种体育强国梦;带领孩子们共绘一幅画,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美好祝愿;手绘风筝,一同放飞梦想和希望,弘扬美育精神;秉承“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理念,带领孩子们打扫校园,增强孩子们心中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深入水泉,红色底蕴赋能乡村振兴
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实践队深入水泉村,走访最美党员,寻找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党史答题
和村民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党49年的赵亮爷爷曾是一名军人。实践队员围坐在赵爷爷身旁,听爷爷讲述他当兵时的故事。当年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爷爷和其他战友一同戴着防毒面具,身穿防化服,冲向巨大的蘑菇云,为后面跟着的科研人员开路,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采集到核试验的相关数据。爷爷说:“当时,我们浑身都是汗,衣服、鞋子里都浸透了水,但我们接受任务的时候就发誓:保证完成任务,不怕辐射,不怕死,这点都不算什么。”说着说着,爷爷还唱起了《人民都是向阳花》,歌曲中尽展爷爷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访谈结束后,赵爷爷紧紧握着实践队员的手说:“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咱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像黄继光、刘胡兰这样的人用命打下的基础,永远都不能忘!你们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好好干,学好文化课很重要。”说到这,赵爷爷的眼眶湿润了。
光荣在党五十年,永葆忠诚向党心。91岁老党员刘志怀,在党63年,曾在新农社工作,后因煤矿厂缺人,则被调去负责相关工作,直至煤矿厂运转正常后又返回新农社任社长。刘爷爷和实践队员说:“我是党员,必须听党话,跟党走,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党员,应该的。”刘东是水泉村砖厂的一名工人,他一直带着实践队员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解释方言,烈日炎炎步履不停。当实践队员向刘叔表达谢意时,他只说了句:“党员,应该的。”话虽简单,却有力量。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共产党人以自身经历为实践队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队员鲁瑶感慨道:“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刘爷爷的一生将党员的坚守与担当体现的淋漓尽致!刘叔每天不辞辛苦和我们一起走访村民,永远贴心地为我们考虑周全,感激无以言表。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学习党员身上的优良品质,争取早日在思想上,进而在组织上入党!”
贴近水泉,文化活动铸魂乡村振兴
播放红色影片,激发村民爱国情怀;开办健康大课堂活动,宣传防疫知识,实践七步洗手法,提高村民健康素养水平;与村民齐跳广场舞,提升身体素质;组织套圈趣味小游戏,现场笑语欢声一片。除此之外,实践队还邀请村民一同开展了文艺汇演活动。队员们通过歌舞串烧、对口相声等节目,展现了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村民们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精神饱满,唱出了对党的衷心拥护,唱出了跟党走的坚定信念;49年党龄的赵亮爷爷激情献唱《打靶归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铿锵有力,歌声嘹亮。
手绘风筝放飞理想
寻访最美党员—刘东
实践队与村两委、驻村工作组一同组织的系列文化活动,为村民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了乡村文化自信,焕发了水泉村文明新气象。
实践活动后,实践队员开展经验交流会,寻找亮点,发现不足,交流心得,互促进步。队员奚志成说:“水泉村的人们真的太热情了,昨天一个奶奶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们来给我们办活动,带着我们一起玩,我很开心。’这让我觉得,我们真正为村民带来了快乐,为水泉村做了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指导教师张一凡老师评价说:“在实践中青年大学生们深入乡村,体验民情,接受红色教育,提高了学习、生活、实践等各项能力,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乡村振兴,河北师范大学筑梦晨曦实践队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