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点赞!宣化这名村支书不一般!)
西红柿结出幸福果
蝴蝶兰绽放致富路
——记宣化区深井镇马圈村
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谷田成
深井镇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俗称坝下小高原,曾是燕山—太行山特困片区深度贫困乡镇。地处深井镇东部的马圈村,背靠大山,是人口较为密集的村。 过去,人们外出挣钱。如今,村民家门口增收。过去,靠天吃饭,遇上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辛苦一年一亩地只赚几百元。如今,全村已有500多个蔬菜大棚,种植户年收入超10万元。从过去的传统种植到如今以蔬菜大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几年来,马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如今的深井镇马圈村,青山依傍、天蓝水碧,条条柏油路平整宽阔,幅幅墙体画栩栩如生……而这一切的嬗变,少不了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谷田成的功劳。十八年来,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和信念,带领着全村村民走上了一条以蔬菜大棚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共同致富之路。
艰辛创业
带领群众趟出脱贫致富“新路子”
今年55岁的谷田成是土生土长的马圈村人。早在多年前,做煤炭生意的谷田成已经成为村民眼中的“大能人”,能吃苦会挣钱的“好把式”。1991年计生工作任务繁重,人手紧缺,当时的马圈乡领导便“盯”上谷田成,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本来就对马圈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一心想为父老乡亲做点事儿的谷田成一口答应,正式成了村两委成员。上任后,他充分发挥身为“本地人”的优势,对村民知根知底儿,家家的情况都熟记于心,为村民办起事儿来从不打马虎眼儿,勤快、实诚的性格很快便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村民们乐意配合,谷田成做起工作来越发得心应手。1995年,谷田成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2003年,谷田成被任命为村支书,并当选村主任,从此开启了他带领马圈村村民共同致富的道路。当时的马圈村贫困人口众多,村民大多以种植玉米、谷黍、土豆为主,遇上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辛苦一年一亩地只赚几百元。谷田成上任后,便四处考察学习,他发现马圈村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植蔬菜,如果发展大棚蔬菜种植,错季上市,定能实现增收。谷田成将这个想法与村两委的成员们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可行,村民们也积极响应。谷田成迅速联系,很快100多个蔬菜大棚便建了起来。大棚建起来了,在蔬菜的选择上,大家又犯了难,有人主张种植西芹等“细菜”,也有人主张种植豆角类,经过调研商议,谷田成拍板——种西红柿。“西红柿是大众菜,市场需求量大,种好了不愁没销路。”
然而,好事需多磨。第一年便赶上了市场行情不好的年头,建大棚投入的资金迟迟回不了本儿,村民们开始慌了,有人打起了退堂鼓。谷田成却不气馁,他坚信大棚蔬菜才是马圈村致富的捷径。他劝说想要放弃的村民,让他们坚持。到了第三年,市场行情好了,村民们赚了钱,信心也回来了,马圈村的蔬菜大棚也越建越多。如今,全村已有500多个蔬菜大棚。村民罗玉花告诉记者,去年她种了6个大棚和20亩大田,一年下来净收入十几万元。“我家人少,种的大棚少,村里人有的人家种得多,八九个大棚,一年下来能赚20万元。”谈到如今的收入,罗玉花满脸笑容,对着谷田成竖起大拇指。
马圈村的成功带动了周边村的大棚种植,在全镇范围兴起了大棚种植的风尚。深井镇党委书记杨文智对马圈村的大棚蔬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马圈村率先垂范,开展大棚种植,如今深井镇全镇已有蔬菜大棚2000多个,并以蔬菜大棚为主导产业申办了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下一步我镇将以蔬菜大棚种植为抓手,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助力全镇农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找准方向
点燃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精气神”
为了让村民们增收,谷田成带领的村两委班子着力壮大蔬菜种植产业,想方设法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寻找销路。他们要求农民们提高种植的标准,走无公害绿色的蔬菜种植之路。从土地、有机肥、灌溉水入手,强化过程管理,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加强检验检测,制定出了一套“马圈村”的标准,就是为了不使一个不合格的西红柿流入百姓餐桌。如今,马圈村出产的蔬菜多数被销往北京超市,上佳的品相,酸甜的口感备受消费者青睐。
种植蔬菜,育苗是关键一环。为了降低种植成本,减少农民损失,五年前,马圈村建起了七座育苗厅,占地38亩。“以前我们都是从外面买苗,一下子购买几十万棵,村民们必须没日没夜赶着种,如果种得慢了,有的苗就会冻死。我记得九几年的时候,有一次突然变天了,买回来的苗冻死了一半,损失很大。”谷田成介绍说,如今有了育苗厅,村里自己就可以育苗,不用再从外地购买。“7座育苗厅能育苗140多万棵,完全可以满足本村的需求,每棵苗的成本还降低了一毛多,村民们也不用急着栽种,当天需要多少苗取多少,非常便利。”
每年四月前后需要育苗,那其他的月份怎么办?就让育苗厅空闲着吗?育苗厅甫一投入使用,谷田成就开始琢磨如何能充分利用这“巨资”打造的育苗厅。他认为,育苗厅温度高,湿度合适,最适合养殖花卉,于是他将育苗厅打造成了花卉大厅。从朴素的仙客来到优雅的蝴蝶兰,一盆盆鲜花从这里走出,走进外地花卉市场,供不应求……五年时间里,花卉已成为了马圈村的主导产业之一。村里的32户(47人)贫困户被安排在育苗厅工作,在阵阵花香中,用自己的双手摆脱贫穷。走进花卉大厅里,一盆盆娇艳的蝴蝶兰竞相绽放,“大辣椒”、“婚纱”……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态,摇曳出马圈村村民共同致富的乐章。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眼下
谷田成正计划着打造一个
日光温室+采摘大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项目
希望能为马圈村吸引来外界更多的关注
打造出一条新的产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