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给大脑一点磁刺激 “化冻”帕金森患者冻结足)
说起帕金森病,很多人印象就是“抖”,实际上,帕金森病还有很多症状,行走不稳,脚就像被胶水黏在地上一样,“冻结步态”也是高龄及进展期患者常见的症状,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风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给大脑一点磁刺激,能明显改善冻结足症状。
张女士今年69岁,患有帕金森病已经5年了,最近出现起步困难、行走不稳,经常跌倒,四处就医无果,家人多方打听,找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张克忠教授。
张女士告诉记者,在治疗之前,她经常脚跟不上身体,来不及反应就摔倒了,平时走路直线走得很好,但是遇到拐弯、拥挤、开门进出等情形时,人就“冻住了”。为了防止摔倒,家里厨房、卫生间以及卧室等都做了防跌倒改造,出门只能坐轮椅。
在收治入院后,张女士接受了多靶点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完毕抬脚明显轻松了,两只脚也终于“听指挥”了,走路基本可以完全放手,出院4个月回访,效果仍然很好。
冻结足,脚步突然被冻住
冻结足,又称冻结步态,主要表现为患者双脚沉重乏力,起步转身比较困难。当患者想起步行走时,脚底像粘了胶水,想走走不了,行动严重受限。患者此时需要依赖于惯性或外力的推动,才能开始行走。但在行走过程中,一旦停顿或转身,则又会出现冻结的症状,尤其在拥挤的空间、情绪紧张时表现会更加明显。
张克忠教授介绍,当大脑中支配行走的步态通路受到损伤时,出现双脚不听指挥,就可能导致患者行走困难,出现冻结步态。在临床中,冻结足发生在帕金森患者身上的较多,尤其是高龄以及进展期的帕金森症患者。除帕金森病外,脑积水、脑萎缩、多发性脑梗死等患者,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会表现为冻结足。
中老年帕金森患者冻结足高发
患者一旦出现冻结足或冻结步态,轻则影响行走速度,降低生活质量,严重时寸步难行,站立行走时身体前倾,重心不稳,导致双脚和身体不平衡,出现摔倒,尤其对于年纪大的患者来说,因冻结步态摔倒出现骨股颈骨折甚至颅脑损伤的患者不在少数。
张克忠教授说,对年龄较大起病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病情早期可以出现冻结步态,而无明显的肢体僵硬和抖动,冻结足和姿势平衡问题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很容易被漏诊和误诊。因此,中老年帕金森患者要十分小心,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提高警惕,冻结足会增加跌倒的风险,一定要及时诊断并加以干预。
给大脑磁刺激改善症状
“一次治疗能改善症状4个月以上还是非常难得的,也说明了我们的治疗方法是有效的。”张主任表示,当帕金森患者出现步态平衡问题时,往往已到了疾病发展的中晚期,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或其他有效治疗方法,多靶点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一次治疗不能根治但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当症状出现反复时,可以再次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是无创治疗,对患者身体没有任何伤害”。
据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创新性地运用“多靶点的经颅磁刺激”改善冻结足症状,最近已经治疗多例患者,总体上效果很好,患者冻结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通讯员 董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