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鹭呢,是属于夜晚的,白天对于它们来说形同虚设。它们常常隐蔽在沼泽、灌木丛或林间,只有等到夜幕四合、万籁俱寂之时,活力才会重新回到它们的体内,一群典型的“夜猫子”。夜鹭常常与白鹭、牛背鹭、池鹭等混群一处。一般情况下,夜鹭会缩颈长期站立、梳理羽毛或在枝间走动,如果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威胁,它们也懒得动一下。只有人走到它们跟前时,它们才会突然从树丛中冲出来,一边飞一边叫,鸣叫声单调而粗犷。
夜鹭(学名:Nycticorax nycticorax)又称黑顶夜鹭,俗称灰洼子、夜洼子、星雁、暗光鸟仔,是鹭科夜鹭属的一种。
夜鹭是分布非常广泛的一种鸟类,分布遍及欧亚大陆、非洲,整个美洲大陆及东南亚等地。夜鹭在台湾为常见的留鸟,由于性喜食鱼,鱼类养殖业者视其为害鸟。在中国大陆全境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中国东北地区、华北、甘肃、四川、华中、长江流域等省区繁殖,为夏候鸟,在长江以南省份为留鸟。
宋代诗人鲜于侁的《洋州三十景冰池》写道:“蒹葭何纷披,湖水还诘曲。谁言江渚间,亦有双鹭宿。”
形态特征
夜鹭雄雌同形同色,成鸟体长约40厘米至65厘米,头、枕部略带金属光泽的深蓝灰色,上体部分和双翅为暗灰色,下体略带乳黄色的白色。头顶上有两到三根细长的白色蓑羽。虹膜是血红色,喙黑色足黄色。亚成鸟体长跟成鸟一样,上体灰褐色,翅膀上有星星点点分布的白色斑点。
栖息环境
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附近的大树、竹林,白天常隐蔽在沼泽、灌丛或林间,晨昏和夜间活动。
生活习性
夜鹭主要取食蛙类、小鱼、虾等水生动物,偶尔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受到惊吓的夜鹭会把吃进去的食物呕吐出来,经消化或未经消化的食物腥臭不堪,以此作为防卫,也可以从中得到研究夜鹭食性的线索。
繁育方式
夜鹭集群繁殖,在树上营巢,常结成数百只鸟的大群霸占一片树林营巢,其间经常会有小白鹭、牛背鹭等混群,夜鹭营巢密度极大,甚至一棵树乃至一个枝桠上就聚集了三四个巢,夜鹭巢系由树枝搭建,内部垫以柔软材料。每巢产卵3-8枚由双亲共同抚育,每年6月-7月间可见幼鸟随亲鸟离巢活动。
在中国大陆,夜鹭为常见鸟类。近年来中国大陆各大城市均有夜鹭数量增加的报告,在一些地方甚至泛滥成灾,因此有些地方政府采取毁巢破卵的方式控制夜鹭的数量。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夜鹭数量的增加,其背后是否隐藏着其他环境因素改变的讯号尚须进一步的研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