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通过一系列的红色文化软实力宣传,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产业,全力打造冀中红色旅游文化名县,大大提升了“革命老区,红色安平”的知名度。
安平是革命老区,诞生于1923年的中共台城特别支部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建立于1924年的中共安平县委是河北省第一个县委,从此点燃了中国农村革命的星星之火,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敢为人先、勇于奉献”的“两个第一”精神。1938年冀中区党委、冀中行署、冀中军区等相继在安平创建,安平成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发祥地,贺龙、吕正操、程子华等开国元勋先后在这里战斗和工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全县共有13000名优秀儿女走上了革命道路,2700多名优秀儿女为此献身,先后涌现出了抗日英雄王东沧、“冀中子弟兵的母亲”李杏阁等一批革命志士和拥军模范。20世纪50年代南王庄三户老贫农办合作社,被毛泽东誉为“五亿农民的方向”。
近年来,安平县高扬“协同创新、绿色崛起”主旋律,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农业农村突破、改革开放深化、生态环境优化、民生福祉增进”六大行动,特别是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了占地24平方公里的田园综合体,先后举办了五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大力发展现代马产业,重点打造马术小镇,相继举办了中华民族大赛马、国际马联FEI耐力赛第九届中国马术节等系列赛事,吸引20多万观众观看,安平的知名度影响力大幅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
安平县还对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台城村红色片区进行整体改造提升,重点打造了红色革命小路、冀中风情街、民俗民宿等一系列红色旅游景点项目,进一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游客接待能力,全力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在红色文化+旅游上做出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