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9日是第九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当天上午,廊坊市救助管理站开展以“携手相助、让爱团聚”为主题的开放日宣传活动。并邀请廊坊9958应急救援队队员代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社工专业师生代表和部分社会爱心人士进入市救助管理站内参观、座谈。
图为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向参观者介绍救助工作。
此次活动旨在为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救助寻亲合力,提高救助管理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加社会公众了解救助、关注救助、参与救助的热情,进而帮助长期滞留站内受助人员尽快安全顺利返乡。
图为活动中交流座谈会。
据了解,十年以来,廊坊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公安户籍网、微信公众号、QQ微信工作群、今日头条、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平台和途径发布寻亲信息共计2200余条,帮助247人次无身份信息的流浪和走失人员成功找到亲属或近亲属,实现顺利返乡回家。
近年来,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在800—1500人次之间,救助保护未成年人在30—50人次之间。2019年,共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875人次,其中未成年人36人次。
交流座谈会上,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齐力民介绍,去年集中开展以“大爱寻亲,温暖回家”为主题的救助寻亲专项行动以来,深化与社会力量合作,拓展寻亲渠道,会同公安机关,通过DNA比对、人脸识别等方式甄别滞留人员身份信息,对滞留超过1个月的受助人员,根据寻亲进展情况及时更新完善在全国救助寻亲网、“头条寻人”等平台的寻亲信息,综合利用“头条寻人”、廊坊救助微信公众号、寻亲热线等智能化寻亲手段,使得救助寻亲成功率得到极大提升。一年来,市救助管理站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25人次。
图为向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社工专业师生代表讲解全国救助管理系统。
救助管理站主要救助的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这部分人员是最困难、最边缘、最脆弱的社会群体,是政府兜底保障的特殊对象。在救助管理站,他们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走进生活区,明亮整洁的房间让参观者印象深刻。房间没有异味,受助人员身上的衣服干干净净。受助人员的食堂也比较丰盛,午餐和晚餐基本上都有三菜一汤,保证受助人员的营养。
图为参观救助站餐厅厨房。
下一步,市救助站将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本站干部职工广泛学习社会工作、心理辅导、特殊人员照料等专业知识,合理调配人员,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和专职寻亲岗位,提升救助服务能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寻亲队伍,用心用情全力做好救助管理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各界对救助管理工作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生活无着落人员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