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色之旅<23> | 在白求恩身边的日子里)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在中国的工作照中,其中有两张,均被广泛使用,均可堪称“经典”。一张为随军记者吴印咸拍摄,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另外一张也就是本文所选这一张,它的拍摄者为随军记者沙飞。有人评价说:“如果说吴印咸拍摄的白求恩大夫更加唯美和古典,那么沙飞拍摄的白求恩大夫则应该用‘直面现实’来形容”。
白求恩大夫在山西五台松岩口村模范医院动手术,左二为庞满科,1938年,沙飞摄
庞满科,1919年3月生于曲阳县西庞家洼村,从小在小煤窑干活,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了八路军,分在晋察冀第三军分区特务营炮兵连。
1938年7月,庞满科到晋察冀军区随营学校学习。同年9月,学习期满后,庞满科接到去后方医院二所工作的命令,对此,他很难接受:“我学习是为了打仗,为啥分配我到后方医院?”当学校领导告知他安排其到后方医院是让他去白求恩大夫身边担任保卫工作后,庞满科欣然接受了任务。
自从来到白求恩大夫身边担任保卫工作,庞满科一直和白求恩大夫并肩战斗。白求恩大夫先在五台松岩口村建立了模范医院,但仅仅两周,模范医院就被日军炸毁了。后来,白求恩大夫组织起了一支由十几人组成的战地医疗队。在晋察冀边区,白求恩大夫率领医疗队先后参加了著名的广灵伏击战、齐会战斗、摩天岭战斗、雁宿崖战斗等。每逢重大战斗,白求恩大夫总尽可能抵近前线,寻找合适地点收容伤员,开展早期清创手术。“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哪里有枪声就到哪里去。在医疗队里,庞满科担任医疗队党支部书记。
许多次,日军的炮弹就在手术台不远处爆炸,庞满科要求立刻转移,但白求恩大夫却坚持做完手术。这时,庞满科不得不命令道:“我是书记,你得听我的!”他带人把白求恩大夫给抬走,迅速转移手术地点。最危险的一次,一颗炮弹在包扎所附近爆炸,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白求恩大夫。
庞满科和白求恩大夫相处得非常好,白求恩大夫对他很尊重,管他叫“young leader”。
白求恩大夫给庞满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从不搞特殊化。聂司令专门交代庞满科给白求恩大夫开小灶,可白求恩大夫每次开饭时都要先去看看战士们在吃什么,他坚决要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有一天,聂司令交给庞满科一些钱,让他转交给白求恩大夫,以让其改善生活,可白求恩大夫把这些钱全部交到了伙房。白求恩大夫说:“我虽然是一个外国人,但同样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我绝不搞特殊化!”
白求恩大夫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他来到中国后依然交党费。因为庞满科是医疗队党支部书记,白求恩大夫每个月都会把党费交给庞满科。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白求恩大夫不仅为我军伤病员做手术,还给当地群众治病疗伤。有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是唇腭裂,白求恩大夫给孩子做了唇腭裂矫治手术。孩子的母亲给白求恩大夫送来一篮子鸡蛋作为答谢,白求恩大夫坚决不收,孩子的母亲哭着要给白求恩大夫跪下,白求恩大夫只好把鸡蛋收下,然后让庞满科把鸡蛋送到了伙房。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大夫牺牲在唐县后,庞满科回到了自己所在的三分区特务营炮兵连工作,后来,他跟随聂司令去了延安。
解放后,庞满科在1956年转业到焦作,先后任焦作手工业联社主任、河南省焦作耐火材料厂副厂长,1979年离休。
庞满科曾获得华北解放纪念章、三级解放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
每次回乡探亲,庞满科都会去晋察冀烈士陵园,给白求恩大夫扫墓。庞满科的二儿子庞继承回忆说,20世纪六十年代初,从老家到军城还不通公共汽车,父亲就背着他,步行去军城扫墓。转业后,一有机会,庞满科就到机关、学校、工厂、医院讲述白求恩大夫的故事,宣讲白求恩精神。
2015年9月2日,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前一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庞满科与白求恩大夫一起工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