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讯:“修建这个水井是我们老百姓多年的心愿,这次终于实现了,以后近百亩庄稼的灌溉不再是难题!”这几天,在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镇洪水村,村民杨忠祥正带人施工修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咱们村自然条件有限,村里有泉眼,但是水存不住。到了旱季,村民用三轮车一桶一桶往山上拉水,板栗树不能缺水呀!”杨忠祥介绍说,去年一年只下了3次雨,庄稼因干旱枯黄,村民从自家井里打水,一天要拉好多趟,拉到山上灌溉庄稼,农作物生长很受影响。
为解决收成靠天这一问题,作为帮扶单位的市城管执法局深入研究、谋划方案,决定综合实施河道疏浚、修建灌溉设施及水井等项目。从去年开始,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帮扶单位负责人多次现场办公,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进行调研比选,多方筹措资金,集聚帮扶力量。
2021年初,为进一步解决该村农田灌溉难题,市城管执法局积极协调北控(秦皇岛)水务公司落实资金,建成20米长、10米宽、5米深,水井一座,并对周边作业路进行夯实平整。水井最大蓄水量达800立方米,既满足田地水源需求,又能在干旱缺水条件下进行应急补给。项目还得到市城管应急处置中心、市自来水公司的大力支持。
“发家致富,夙有良愿,多方求索,无奈力单。城管诸君,播撒党恩,想民所想,急民所急,设身处地,千方百计……”杨忠祥说,有了这口井,再到旱季,用水泵抽水就行,省事多了。多少年的难题得到解决,村民太高兴了,自发编写了《同心潭记》,以此表达对驻村工作队的感激之情。
驻村工作队表示,接下来将切实发扬为百姓服务精神,密切关注百姓所想所需,依托“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机制,打造开展“文明村”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服务·家园”党建品牌,推动乡村振兴谋好开局、打好基础,以实际行动为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