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故城县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1年第一次会议)
为全面贯彻落实衡水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推进大气、水、土壤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加快省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扎实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持续改善故城县生态环境质量。6月11日,故城县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1年第一次会议。县委书记王立峰作重要讲话,县委副书记、政府代县长邢亚超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郝欣等县级全体领导出席会议。
各乡镇书记、乡镇长、主管副职、生态环境所所长;各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环保机构负责人;县委办、政府办、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生态环境分局、发改局等26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主管副职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观看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最新通报的典型案例。
会议现场
县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城管大队、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经开区,分别就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扬尘管控、城区污水管网及截污工程、省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整改、餐饮油烟综合整治、河长制落实、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废弃农药包装物、废弃农膜回收及农村污水粪污处理站建设运行、工业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等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汇报。
武官寨镇就秸秆禁烧、网格化监管工作作典型发言,三朗镇就“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作表态发言。
工作部署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郝欣通报了2021年生态环保工作情况,就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下一步安排部署。
副县长刘斌就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河长制落实及交通扬尘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副县长张勇就建筑工地扬尘治理、餐饮油烟治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和城区污水管网完善修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
■ 各乡镇、园区、县直相关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坚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推动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要深刻认识到故城县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保持战略定力,创新思路举措,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大力推进重点任务开展,扎实做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坚决把中央和省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下死手,出重拳,确保严格整改到位。
会议强调
■ 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 以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为契机,抓重点、补短板、促提升,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
■ 坚持对标对表、求深求细,确保高质量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夯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基础。
■ 坚持加强组织领导,逐级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水平。
会议要求
■ 坚持政治站位,坚定不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找差距、补短板、办实事、抓落实,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建设美丽故城。
■ 坚持精准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制定臭氧污染防治方案、加强工业企业监管、持续推进铸造企业污染治理提标改造、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强化扬尘整治、抓紧抓实秸秆禁烧工作;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河(湖)长制督查考核、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及管控、畜禽养殖粪污污染防治、对上级监测的3个地表水断面、2个生态补偿断面,定期开展监测工作;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农村土壤环境改善。
■ 坚持底线思维,扎实做好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各关乡镇、园区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要倒排工期,挂图作业,细化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要求,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县委政府督查室、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办要组织力量,对各责任单位落实整改工作情况进行核查,督导各责任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进度落实整改工作。同时,对生态环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自纠,补齐工作短板,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查工作。
■ 坚持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县生态环境分局要履行牵头责任,做好统筹协调;各乡镇、园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二要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机关带头作用;三要强化督导问责,创新督查方式,对出现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现一起,坚决处理曝光一起,严肃追责问责,倒逼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