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全民健康 深入推进健康廊坊)
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己任,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建设,今年以来,市卫健委着力抓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8+2”民生项目、卫生健康规范管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质量管理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全民健康信息体系建设、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健康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努力提升全市人民健康水平。
预防接种信息化 让群众少跑腿
“这已经是我打的第二针了。依托‘健康廊坊’APP和居民电子健康卡,我采取了预约接种,方便快捷……”6月2日上午,在广阳区解放道办事处宏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接种留观区,市民张静告诉记者。当天,记者看到前来接种疫苗的市民有序排队,先通过扫码进入微信小程序登记,然后按流程等待接种,留观30分钟后离开。整个接种流程全程都有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帮助。
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公众服务,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市卫健委依托“健康廊坊”APP和居民电子健康卡的强大功能,不断探索,积极研发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预约”和“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功能。
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居民接种意愿高涨,疫苗接种需求与日俱增。新开发的“新冠疫苗接种预约”功能,不仅有效满足社会公众对高质量接种服务的需求,并且最大限度改善群众接种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同时,接种门诊可根据服务时间、疫苗库存等情况在系统后台维护接种服务信息,大大提升接种医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随着该功能迅速在全市范围内投入使用,将惠及全市300余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目标人群和200余家预防接种门诊。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入托入学时应对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审核查验。以前,家长需先到接种单位评估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并取得“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审核评估报告”,在入托入学时向托幼机构或学校提供。在新开发的“接种证查验”功能中,家长只需通过“健康廊坊”手机客户端为儿童申领居民电子健康卡,即可查询到儿童疫苗接种情况及查验结果,还能下载“儿童预防接种情况查验评估报告”。同时,减轻了接种医生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接种证查验效率。该功能目前已进入测试程序,很快将上线应用。
以人为本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近年来,为推动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我市妇幼健康工作的长效机制,市妇幼保健院深入推进妇幼健康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把党的惠民政策用足用好,努力降低我市出生缺陷率,让妇女、儿童真正得到实惠。
为给乳腺癌患者建设一个康复之家,市妇幼保健院在中国癌症基金会的支持下,于2010年挂牌成立全国唯一一个癌症康复组织——廊坊康复中心。组建十多年来,康复中心始终围绕康复一名患者、保全一个家庭、和谐整个社会的目标,打造出一支特殊的康复队伍。
从2010年开始,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儿童先心病免费筛查工作。2016年至2020年,全市先心病共筛查173900人,异常儿童12417人。市妇幼保健院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对本市户籍2-3月婴幼儿进行免费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筛查,对初筛明显异常的婴儿定期于每年3月、9月底由省儿童医院派出专家进行复筛诊断。对复筛阳性确诊有手术指征的患儿由省儿童医院进行后期的救助治疗,救助金额3000-30000元不等。通过筛查,降低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死亡率,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产前筛查及诊断机构,廊坊市妇幼保健院在北大人民医院的指导下,培养了一支专业的优生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队伍,可根据患者病史进行专业的个体化生育指导及遗传咨询服务,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建立转诊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共筛查孕妇421197名,避免了1344例异常胎儿的出生。
口腔健康从娃娃抓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口腔诊疗中心承担了省、市两级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2015年以来,为3-6岁儿童进行氟化防龋329876人次,为7-9岁儿童进行窝沟封闭66382人。组织口腔健康知识讲座2万余场,受益人群30万余,进学校幼儿园450余所。
强化医共体建设 解群众就医难题
“过去看病住院得到县城,现在基层卫生院就能住院治疗,还有市或县里的专家给瞧病,真是方便。”说到近几年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带来的实惠,固安县渠沟乡西辛庄三村村民苏凤荣赞叹不已。
缓解看病难,剑指看病贵,化解看病烦。近年来,固安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破解瓶颈为目标,以医疗集团为载体,以创新发展为要求,对标省内外医改先进,不断破解体制机制难题,推动医改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打造“小病在村、常见病在乡、大病重病在县”的就医新格局,为群众探索出一条特色健康之路,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健康舒适的生活。
近年来,固安县以推进城乡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医改模式,扎实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价”四医联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医改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为打造便捷就诊格局,固安县围绕老百姓的健康需求进行全链条、全方位管理,整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将14所乡镇卫生院纳入县总医院统一管理,280所集体产权村卫生室整体工作随卫生院一并划转;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街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形成紧密型医共体,使整个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成为“一家人”。
针对患者就医挂号不方便的问题,固安县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建设,实行微信公众号、网络及自助机预约挂号,实现就诊及辅助检查分时段预约,开通微信、支付宝及银行卡等多种支付方式,让患者真正享受到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为全面实现实名制就医,解决医疗卫生机构“一院一卡、重复发卡、多卡并存、互不通用”堵点问题,固安该县电子健康码全面启用,使用率达到100%。
市卫健委在深入推进“健康廊坊”建设中,坚持医联体建设为支撑,深化医改制度创新,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市所有三级公立医院、20余家二级医院、92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共建立各种模式医联体29个。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中,完成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6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实现人、财、物共管并正常运行。
市妇幼健康服务暖人心。(记者 吕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