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关注眼睛健康 从“一老一小”开始

0
分享至

(原标题: 关注眼健康,从“一老一小”开始 )

今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线上教学的开展,给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刘庆淮教授表示,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青少年视力调查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与2019年相比,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与年龄相关的眼病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目“浴”阳光 预防近视

为进一步呼吁全社会增强爱眼护眼意识,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两大群体的眼健康问题,6月5日,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刘庆淮教授带领团队来到溧阳市人民医院,开展大型爱眼日宣传暨义诊活动。

“刘教授,宝宝4岁,幼儿园体检,视力低于1.0,需要配眼镜吗?”义诊现场,张女士拿着孩子幼儿园视力筛查报告,向刘教授咨询。

刘庆淮教授表示,随着眼球的发育,小朋友的视力是逐渐提升到1.0的,因此家长看到视力筛查低于1.0的检查结果时不要着急,要先了解孩子的视力水平是不是达到所处年龄段的标准。“小朋友的视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提高,3-4岁时,视力通常可达0.5;4-5岁时,视力可达0.6;5-6岁时,视力高于0.7,大多数能够达到0.8-1.0。这些数字看起来可能很复杂,简单点说,3岁时0.5是及格线,此后每年增长一排,6岁时可以达到1.0。”

刚出生的婴儿大部分呈现为远视状态,我们也称之为“远视储备”。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远视储备逐渐降低,完成正视化的过程。“远视储备”可以看做眼睛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一定要节约节约再节约,尽量保证充足的户外运动,目“浴”阳光可增加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每日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还应避免长时间近距离读写及使用电子产品,注意坐姿及环境照明条件。

刘教授建议,如果小朋友筛查视力值不到同年龄段的最低值,屈光度有一定异常倾向时,一定要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视保证力的最佳矫正时间。对于已经发生近视的孩子,可采取以下方法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 (1)验配适当的眼镜:每半年1次屈光状态检查。(2)角膜塑形镜:夜间佩戴,可逆性降低近视度数,令患者日间获得较好的裸眼视力,但验配有严格的适应症和指征,佩戴时遵医嘱定期复查。(3)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近期研究表明,0.01%阿托品滴眼液有助于控制近视的发展速度。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

义诊现场,60岁的张爷爷向刘教授咨询:“刘主任,我最近右眼视力下降明显,是白内障加重需要手术了吗?”张爷爷五年前确诊糖尿病,患病期间一直觉得视力正常,就在今年年初他突然发现右眼眼前出现黑影,伴视力下降,仅为0.5。刘教授为其进行了眼底照相的检查。

“只听咔一声,我还没什么感觉就检查好了。”眼底照相1分钟后,张爷爷拿到了眼底照相的报告。

报告显示,张爷爷右眼视网膜上出现了少量微血管瘤和出血、渗出。刘教授告诉张爷爷,引起视力下降的“真凶”并不是白内障,而是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下一步需进行眼部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以及内分泌科就诊监测血糖。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高度近视、糖尿病等引起的眼底病变以及年龄相关性眼病如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性黄斑病变,这类眼病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在上升,需引起人们重视。许多眼病都是可防可控的,只需要一张清晰的眼底照,就能查清楚80%的眼病。”刘教授介绍,眼底照相是眼科检查眼底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这张照片可清晰显示患者眼底状况,便于医生观察视神经、血管、视网膜的形态变化。同时,通过不同时期的眼底照片对比,可以看出疾病的变化过程,方便后续治疗。刘教授建议,慢病患者更应该定期进行眼底筛查。(供稿人:杨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世界上来看,海南要想成为顶级自贸区,恐怕要先满足三个条件

从世界上来看,海南要想成为顶级自贸区,恐怕要先满足三个条件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3-04-01 19:08:03
C1证驾驶人可以笑了!持有C1驾驶证,这4种车不用增驾也能随便开

C1证驾驶人可以笑了!持有C1驾驶证,这4种车不用增驾也能随便开

汽车安利会
2023-03-30 15:48:38
又一车企宣布停工停产!

又一车企宣布停工停产!

电动知家
2023-04-02 06:50:55
不是杜兆才陈戌源,足协首个大老虎罪证曝光,涉贪腐黑6项罪名

不是杜兆才陈戌源,足协首个大老虎罪证曝光,涉贪腐黑6项罪名

二哥聊球
2023-04-01 18:16:54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旭阳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旭阳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

澎湃新闻
2023-03-31 09:57:08
和网红男友网恋,她奋不顾身飞去缅北见面,却被当成血牛抽干了血液

和网红男友网恋,她奋不顾身飞去缅北见面,却被当成血牛抽干了血液

深夜story
2023-03-31 17:30:58
杜兆才小鱼!陈戌源小虾!官媒+名记再曝大老虎,2个细节就差点名

杜兆才小鱼!陈戌源小虾!官媒+名记再曝大老虎,2个细节就差点名

专属头像宝库
2023-04-01 19:21:55
985大学变成了某些省市的“后花园”,网友:该管一下了

985大学变成了某些省市的“后花园”,网友:该管一下了

深刻成考
2023-03-30 01:24:51
辽宁一地警方最新提醒:千万别碰!

辽宁一地警方最新提醒:千万别碰!

环球网资讯
2023-04-01 19:32:24
一句“下辈子不来了”,触动了46万人的心弦!看完评论区瞬间泪目

一句“下辈子不来了”,触动了46万人的心弦!看完评论区瞬间泪目

男生女生对对碰
2023-03-16 12:22:43
普京向全球宣布,中国请求被直接拒绝,宁愿报废也不卖中国

普京向全球宣布,中国请求被直接拒绝,宁愿报废也不卖中国

常高俊April
2023-03-28 08:49:55
为什么部队里现在好多人都在关注2024年这个过渡期?

为什么部队里现在好多人都在关注2024年这个过渡期?

星球军事
2023-04-01 23:36:12
勇士消息:威金斯复出时间曝光,限制性措施出炉,战掘金出场更新

勇士消息:威金斯复出时间曝光,限制性措施出炉,战掘金出场更新

冷月小风风
2023-04-02 09:19:34
中疾控:3月23日至3月30日 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2例

中疾控:3月23日至3月30日 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2例

财联社
2023-04-01 21:32:28
六旬老汉强奸女子时,被两脚踹倒,老汉拼全力冲了过去…

六旬老汉强奸女子时,被两脚踹倒,老汉拼全力冲了过去…

梦红房车旅行
2023-04-01 18:11:28
左边这演员有一阵相当红,不知为啥后来不红了

左边这演员有一阵相当红,不知为啥后来不红了

老王健康知识
2023-04-01 20:51:53
马斯克:有史以来最好的飞机

马斯克:有史以来最好的飞机

凉城健康说
2023-03-31 19:38:07
中国足球烂到什么程度?记者爆料:操控媒体,球迷成被收割的韭菜

中国足球烂到什么程度?记者爆料:操控媒体,球迷成被收割的韭菜

卡灵顿分析师
2023-04-01 21:22:22
刘少奇的儿子去工厂视察,见到一个女工,说这不是林豆豆吗

刘少奇的儿子去工厂视察,见到一个女工,说这不是林豆豆吗

【历史客栈】
2023-03-29 16:42:44
马省长回大陆祭祖,每到一处照稿念读,这还是博学多才的马先生?

马省长回大陆祭祖,每到一处照稿念读,这还是博学多才的马先生?

干饭兄弟团队
2023-04-01 18:53:31
2023-04-02 11:44:49

头条要闻

蔡英文窜访危地马拉第一晚 随行记者手机当街被抢走

头条要闻

蔡英文窜访危地马拉第一晚 随行记者手机当街被抢走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利拉德:一个时代的遗孤

娱乐要闻

张国荣音乐会看点 天王献唱千万人追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回应“造车禁令”

汽车要闻

小鹏G9迎重磅OTA XNGP第一阶段能力开放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教育
游戏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任伯年巨幅画卷领衔,上历博呈现海派绘画源流

张国荣逝世20周年粉丝仍纪念 风华绝代只此一人

教育要闻

教育部下发通知,双休制或将改为“单休”?有人欢喜有人愁

海外网友热议RNG击败TT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