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4 09:28:00 来源: 武邑县人民政府
举报
(原标题:军民鱼水情深 携手共铸辉煌 我县双拥工作纪实(二))

双拥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面对全县14765名各类优抚对象,我县从维护其切身利益入手,健全机制,先后出台了《武邑县优抚对象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暂行办法》《关于做好“拥军优属、共创和谐”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的实施意见》《武邑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确保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
四年来,共发放各类抚恤金8896.3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1936.1万元,一次性经济补助金792.6万元,减免、报销医药费1032.5万元。投资280余万元为现役军人家属免费体检6000余人次。投资32.5万元为65户重点优抚对象改善了住房条件。投资180万元对光荣院、军休所综合服务楼进行了提升改造,完善了配套设施;光荣院院民生活标准保证每人每月600元以上,服装费每年500元以上。深化军休所服务体制改革,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县军休所被省厅评为“一星级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成立以来,对享受普惠性救助政策后仍然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进行临时性、应急性救助,累计救助困难退役军人29人,发放救助资金4.3万元。
在新时期,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对以促进军队全面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我县合理制定安置方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时期退役士兵安置办法,采取政府指令性安置、自谋职业和自主就业“三位一体”的安置方式,实行安置工作两条腿走路,有效缓解了安置压力。
四年来,共接收退役士兵379人,其中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32人,均已全部安置到位,安置率100%。对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就业的347名退役士兵积极落实扶持自主就业的优惠政策,发放自主就业补助金,组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开设汽车驾驶、cad、无人机等10余种培训项目,培训合格后广泛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
全县双拥工作实现了十个100%。一是军队离退休干部(军士)、转业干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残疾军人接收安置率100%;二是城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经济补助100%发放到位;三是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退役士兵100%给予免费培训;四是家庭义务兵优待金按时按标准兑付率100%;五是现役军人、烈士子女入托入学100%给予优先优待;六是驻县部队100%纳入县四套班子挂点联系单位;七是悬挂光荣牌,立功受奖送喜报工作完成率达到100%;八是各类优抚对象抚恤金、生活补助金及时按标兑付率100%;九是残疾军人医疗保障,重点优抚对象实施二次医疗救助达到100%;十是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烈士墓抢救性保护工作按时高质100%完成。我县按照“军民融合,资源共享”整体思路,投资1800余万元建成占地约37亩的武邑县民兵训练基地,及全省首家地下靶场,由县委党校和县人民武装部“合建分管,共同使用”。投资2000余万元,先后实施了武警中队营房高标准建设和消防大队搬迁新址。
驻县部队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四年来,共出动干部职工370余人次、民兵预备役人员2000余人次,武警官兵200余人次,机械车辆150余台次,多次参加市政设施建设,两会安保、衡水湖国际马拉松安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抢险救灾等工作。建设“国防林”“民兵林”共计100余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县人武部成立了“武邑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所有队员统一着装、统一佩戴标识,累计出动350余人次,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巨大力量。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县人武部与北翰林村建立帮扶共建关系,为该村安装了7台深水泵和3台河水泵,铺设防渗管道,彻底解决了农田缺水的问题;修建“爱民路”改善村民出行条件;组织县医院、县爱新医院到村进行义务巡诊;开展军官助学活动,先后对该村13名学生实施了帮扶,共捐款12100元;组织扶贫讲座和入户宣传扶贫政策,切实提高村民对扶贫政策的了解和脱贫能力;依靠产业扶贫政策,种植了20余亩的金银花种植示范园,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来源:武邑县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
欧海潮_ouhai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