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冀州区码头李镇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为抓手,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动力,着力办好办好系列“民生实事”,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河渠连通”工程,改善农业水利条件。为切实保障农村粮食安全和地下水生态安全,该镇专门成立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在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和提高单产的同时,按照分批实施、梯次推进的建设思路,大力实施河湖水利连通和农田水利建设,对全镇河流、干渠、支渠、斗渠、毛渠水网工程进行科学规划,因村制宜扎实做好清淤疏浚和互连互通工作,积极构建四通八达水系网络。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渠道清淤40公里、河渠连通6.65公里、安装防渗管道6.5公里、安装高压泵5台套。其中,从滏东排河通过泊南泵站、付官泵站分2条干线实施的清挖河渠水利工程,目前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一举实现了“河渠绕田园,坑塘明如镜”的整治效果,过去干涸的河渠重新流淌起来,既节约了灌溉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推动“畜禽养殖转型升级”工程,提升乡村生态质量。为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养殖异味、污水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码头李镇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一方面在西宋家庄村和付官村两个行政村规划适养区,并对规模化养殖企业和稍有规模的养殖专业户全部按照上级文件下达整改或者搬迁通知书,确保12月底前达到专业标准;一方面将东羡家庄村等4个沿河村庄作为取缔工作重点及突破口,由镇执法队及包片包村干部组成“先锋队”,全面取缔违规散养户。截止目前,该镇全域136个养殖单位,其中规模化养殖场4个,养殖专业户37户,村内散养户95户,现已取缔58户,其余散养户力争6月底前全面取缔。
开展“以废换宝”活动,美化百姓生活环境。为切实减少农村废弃塑料袋、废旧电池污染,引导村民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的生活方式,码头李镇以全区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为契机,全面开展“废弃塑料换鸡蛋”“废旧电池换鸡蛋”活动。其中,在活动宣传上,该镇在试点村庄通过村广播、张贴海报条幅等形式,大力宣传“以废物换宝”活动,引导村民不乱扔垃圾、随时随地捡拾废弃塑料和电池;在机制建设上,该镇积极尝试将“垃圾换物”模式科学推广应用,并主动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市场化运作,逐渐推动活动由点到线再到面,进而实现全镇域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全镇“以废换宝”活动推行以来,累计收集废弃塑料500多公斤,收集废旧电池200多节,极大节约了村庄保洁成本,有力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 (供稿人:樊加伟 蒲鹏 高学恒)
图1为:码头李镇李后院村乡村环境一角。
图2为:码头李镇宗佐村乡村环境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