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河长制”推动实现“河常治”,我区全力写好生态答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区坚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不断完善水域管护机制,以“河长制”推动实现“河常治”,全力打好“绿水保卫战”,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四年时间,河长制从“见行动”变为了“见成效”。
五月的崇礼,柳叶渐密、绿意渐浓。清水河沿岸,手提垃圾袋,沿河两岸徒步巡河,定时清理河岸、河道垃圾,“河长”们忙碌的身影不时出现。
“河长”管理全覆盖
我区境内的河流大部分属于永定河水系,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有14条、小(2)型水库有两座。
自2018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我区依托“河长制”构建河道治理整体联动格局,设立14名区级河长,40名乡级河长和117名村级河长,全区范围内河道、水库实现河长管理全覆盖。出台区、乡两级河长巡查方案,以区级河长每年不少于6次,乡级河长每年不少于24次的频次,严格“管河”责任到人。同时,选聘356名河道巡查员,建立以河长为首,河道巡查员为辅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月检查、季考核、年终定级的考核机制,进一步提升河长制运行实效,确保河道保洁常态化、治水效果的长效化。
据区河长制办公室统计,2020年,我区区级河长累计巡河123次,乡级河长巡河1340次,村级河长巡河11400次,全区水域实现河有人管、污有人清。
河道治理全覆盖
我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北京环卫集团签订服务协议,每年投入1200万元对主城区、清水河、西沟河、正沟河、太子城河沿线村庄垃圾进行统一清理、回收。此外,将40个村的农村污水治理纳入区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根据人口密度分类施策,通过集中式污水处理、建设污水处理终端、纳入城区污水管网等方式,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
非法采砂严重影响河道安全和河道生态环境。河长制推行伊始,我区对全区13家河道砂场进行整治。从2020年开始,由环京生态公司统一开展河道采砂经营,原有采砂厂全部取缔关停。同时加强日夜巡查和联合执法,维护河道采砂秩序。
严格落实“一河一策”、“一事一办”。去年以来,针对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违法违规现象,全面开展清除垃圾、清理违障、清洁水质“三清”行动,累计拆除违建23处,清理垃圾27处、10712立方米,清理弃土弃渣9处、7200立方米,确保河道畅通。
如今,全区重点流域内河道排污、畜禽养殖及生活垃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河道及水源地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我区逐步实现了“河长治、水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