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小孟,两器吹扫的怎么样啦?”5月12日下午2点半,沧州炼化炼油一部催化裂化装置检修停工现场,副经理周成刚站在五层平台上,一边查看施工准备落实情况,一边通过对讲机和主控室孟泽润联系了解装置吹扫效果。
这一天是沧州炼化装置大修改造停工阶段的第三天,周成刚参与指挥的这项施工任务是整个大修改造第一个节点性“大活儿”——加大盲板。
大盲板位于催化两器和分馏塔之间的油气大管上,操作平台距地面十三四米高。之所以称之为“大”,是因为它直径达到700毫米,靠36颗大螺栓紧固。加装大盲板后,标志着催化两器与分馏塔隔断,两器将正式进入检修阶段,所以人们都非常关注。
周成刚的关注点在于设备管理,他提前和同志们研究方案,优化施工流程,减少作业风险。和他不同,负责工艺管理的副经理王广志则把关注点放到了工艺处置上。沧州炼化提出绿色环保停工的要求,把环保挺在每一项施工作业的前面。王广志发现这项“大活儿”在以往检修的工艺处置中,缺少对排空蒸汽质量的要求和控制手段。这一次,他在制定工艺处置方案时,特别提出了强化对排空蒸汽的LDAR监测,以满足环保要求。
“成刚、成刚,经过LDAR检测蒸汽质量合格,可以进行泄压操作。”下午2点50分,装置吹扫完毕,现场传来主控室王广志关于“泄压”的操作指令。
周成刚带领现场人员开始操作,10分钟后,装置达到施工作业条件,开始作业。此时的装置平台,引来了许多关注的目光,生产技术部、安全环保部、设备工程部以及施工单位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现场盯守、指导施工作业。
由于是个“大活儿”,施工单位高度关注。早在上午6点半装置切断进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组织力量提前架设平台,在合适的位置挂设施工倒链,同时熟悉、讨论施工方案。下午3点整,施工指令下达后,他们相互配合,利用铜锤、大扳手以及倒链等设施、工具,先是拆下油气大管上的盲圈,紧接着将大盲板吊装到合适的位置,现场技术人员反复确认找正。
五月的天气虽然称不上酷暑,但由于装置吹扫等因素,现场操作环境温度很高,大家汗流浃背。
“那位师傅,您的工装纽扣开了,快系好。”平台上,除了安全管理人员外,还有几个佩戴写有“党员监督”字样红袖标的人员,特别关注施工过程安全。他们是炼油一部组建的党员安全监督小分队,周成刚也在其中。遇到重要的施工作业,“红袖标”必在现场,随时提醒作业安全。
参与施工的人员当中有一部分经历过以往装置检修,对于这个“大活儿”心里有底,但是他们丝毫不敢松懈,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还有第一次参加检修的年轻面孔,他们把关注点放在学习技能上,在师傅们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干活,不时请教问题。从专注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是把这个“大活儿”当做一次学习的机会。
下午3点40分,施工人员拧紧最后一颗螺栓,这项“大活儿”在人们的关注下顺利完成。(张元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