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比别人更容易饿? 血糖洼地不可不防

0
分享至

(原标题:比别人更容易饿?血糖洼地不可不防)

很多人都有一个困惑:明明吃饱了啊,怎么过不了两三个小时就又想吃东西了?还有人问:怎么我午餐后睡一觉,起来就觉得有点饿了,又想吃东西了?怎么别人吃完正餐五六个小时都很平静,我怎么就有特别想吃东西的感觉呢?为什么我下午两三点之间总感觉特别困,还想吃点甜的,熬过去就又好了?

看来,这里有些知识点必须赶紧普及……

知识点1:餐后几小时内的血糖最低值就是“血糖谷值”

理论上说,在吃了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前后,如果测定血浆中的血糖含量,会发现血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称为餐后血糖反应曲线。如果以餐前血糖水平为零,那么这个餐后血糖曲线就反应出进餐前后的血糖波动情况,可以称为“血糖增量曲线”。

进餐之后,曲线呈现上升态势,说明血糖是升高的,数据是正数。最高峰的数据,称为“血糖峰值”。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又会下降,有些点的血糖数据是有可能出现负数的。在某些时间点,有可能出现一个餐后几小时内的血糖最低值,称为“血糖谷值”。

这个谷值的血糖数据,有可能会低于进餐之前的值。换句话说,以餐前为零,这个值就是负数了,这个时段也称为“血糖洼地”。

知识点2:控血糖能力弱的人容易出现“血糖洼地”

血糖控制能力良好的人,在吃了高 GI 的碳水化合物餐食后,他们的餐后血糖反应是一条类似山峰至缓坡的曲线。先上升,再下降,但降低的趋势比较缓和,最后达到基本稳定的状态。即便到餐后4-6个小时,血糖都不会比空腹时的数值明显降低,而是保持稳定。

但是,对部分控血糖能力弱的人(尽管他们并不是糖尿病人)来说,如果吃了高血糖反应的餐食,他们的反应是这样的:先出现一个较大的血糖高峰,然后提前下降到餐前水平以下,出现一个比较低的“餐后血糖谷值”。

尽管这个值可能还没有到真正的低血糖区间,当时不会出现头晕眼花、腿发软、手发抖、心慌易怒、虚弱冒汗等典型的低血糖情况,但也可能带来注意力不够集中、疲劳感、不耐烦、饥饿感等与血糖降低相关的感觉。

如果是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能力就更差了。他们经常会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情况。如果胰岛素和降糖药使用不当,更是极易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交替出现的情况。所以他们会在兜里随时放点食物,以保持血糖处于安全范围中。

知识点3:糯米、白面包、谷物糊粉等容易导致“血糖洼地”

我们做不同食物的血糖实验之后,也会关注一下哪些吃法的血糖谷值会出现负值。

比如说,葡萄糖就很容易出现餐后血糖负值的情况。糯米食物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白面包和一些谷物糊粉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这些食物会激发更高的胰岛素反应,而胰岛素过多出动会导致血糖迅速下降,甚至降低到空腹值以下,出现血糖洼地。

有个朋友说,他为了控制血糖,每天早上都吃焙烤谷物粉冲的糊糊,结果反而出现了低血糖状况。这里可能有三个问题:一是食物选择不当,二是食物搭配不当,三是食物总量不足。

一是经过烤制再打粉,再沸水冲糊的杂粮,尽管含有膳食纤维,但谷粒的物理结构被完全破坏,是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的(不用嚼,也不用胃来磨细,加速了消化进程)。容易消化吸收,血糖就升得快。升得快则降得也快。

二是吃糊糊时没有配合肉蛋类和蔬菜,蛋白质不够,食物总热量低,在胃里的排空速度也快,自然就更容易产生饥饿感,血糖也不容易长期稳定。

三是早上以柔软的、高水分的糊糊为主,“干货”太少,碳水化合物总量不够,总热量太低。

相比而言,大米饭虽然算高 GI 食物,2小时后的血糖却比较稳定,却不太容易出现负值。再说,米饭很少空口吃,通常都会配合各种菜肴,就相对更容易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如果是添加全谷杂粮的米饭,需要较多咀嚼,葡萄糖释放和吸收速度减慢,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减少,就更不容易出现血糖洼地。

知识点4:“血糖谷值”一般出现在餐后1.5至3.5小时之间

对没有糖尿病的健康人而言,血糖谷值的时间,常常出现在餐后150-210分钟(从第一口进餐开始算时间,1个半小时到3个半小时)之间。大部分人的谷值和空腹值相差不远,而部分人会出现一个小的血糖洼地。

所以很多人都感觉,这时候会有点疲劳、困倦的感觉。熬过去之后,就又恢复了正常的精力。特别是在午餐开始后2小时,下午两三点之间,感觉精神特别不好,特别容易犯困。

到餐后3小时以后,由于胰岛素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水平反而可能会回归到正常范围当中,感觉精神又好了一些。

不过,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人群往往血糖稳定能力差,餐前血糖水平不能回归到正常范围中,可能会经常发生餐前低血糖。所以他们经常需要在两餐之间加点餐。

知识点5:减肥人士馋“高碳水”可能是“血糖洼地”导致的

低血糖的时候,人们会疯狂地向往食物,这种饥饿感带来的食欲,是很难用意志力来克服的。如果血糖降低到空腹值以下,即便血糖值还在正常范围中,也通常意味着人体对食物的兴趣增大,食欲增强,控制食量的能力下降。

很多减肥的人,一味追求低热量饮食,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使餐后血糖值很快出现下降。而在血糖水平下降到空腹值以下时,人体会出现明显的饥饿感。在饥饿状态下,人体的求生本能启动,让人急迫地寻求食物。

很多人说,自己明明胃里还有东西,明明刚吃过饭才两个小时,就又想吃零食了。也有人12点吃了饭,睡午觉起来1点半,突然觉得又想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了。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血糖洼地造成的。睡眠状态时,人体的血糖消耗减少,血糖水平居高不下,可能促进胰岛素的过度分泌,从而造成血糖水平下降,起床时感觉饥饿。

每个人的遗传不同,体质不同,对食物的反应也不同。但无论如何,理论上说,凡是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的因素,如吃多样化的健康饮食、规律运动、餐后散步、情绪稳定、良好睡眠等,都是避免血糖洼地的重要措施。

文/范志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许老板的背后还有老板

许老板的背后还有老板

燕梳楼2021
2023-09-29 14:45:15
普京说:如果不给合理解释俄罗斯军队将开进柏林,全球等待解释!

普京说:如果不给合理解释俄罗斯军队将开进柏林,全球等待解释!

世态言凉
2023-09-28 09:38:21
我是纹阴师:帮老婆和小姑子纹阴后,我们三人的命运都变了

我是纹阴师:帮老婆和小姑子纹阴后,我们三人的命运都变了

神奇的锤子
2023-09-21 15:16:20
热搜第一!有人10小时还没出城,有人已打道回府…浙江多个高速口关闭

热搜第一!有人10小时还没出城,有人已打道回府…浙江多个高速口关闭

环球网资讯
2023-09-29 09:55:35
三大中秋晚会收视出炉!央视第一最高突破4%,杨幂登场收视上涨

三大中秋晚会收视出炉!央视第一最高突破4%,杨幂登场收视上涨

萌神木木
2023-09-29 22:35:13
事不对劲!俄乌打了500多天,各国才发现一年前中国的选择太高明

事不对劲!俄乌打了500多天,各国才发现一年前中国的选择太高明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3-09-29 02:04:55
广东游泳馆“性丑闻”曝光,大尺度聊天偷拍记录流出:被恶心吐了

广东游泳馆“性丑闻”曝光,大尺度聊天偷拍记录流出:被恶心吐了

王小乖
2023-09-29 10:08:32
网友高速上自带电饭煲做饭,当事人:是在服务区煮的,往年堵车堵出了经验

网友高速上自带电饭煲做饭,当事人:是在服务区煮的,往年堵车堵出了经验

极目新闻
2023-09-29 20:05:45
中国队2比1战胜越南队,中国队拿到杭州亚运会英雄联盟项目铜牌

中国队2比1战胜越南队,中国队拿到杭州亚运会英雄联盟项目铜牌

大电竞
2023-09-29 16:19:07
亚运会爆大冷门,女单世界冠军2-4惨败出局,孙颖莎最大对手出炉

亚运会爆大冷门,女单世界冠军2-4惨败出局,孙颖莎最大对手出炉

体坛界风云
2023-09-29 15:07:00
“眼见他楼塌了”

“眼见他楼塌了”

环球人物杂志
2023-09-29 14:42:12
迄今为止华语乐坛歌曲累计播放量最高的十位歌手!

迄今为止华语乐坛歌曲累计播放量最高的十位歌手!

岁岁的甜点屋
2023-09-29 15:27:02
加冕6金王!张雨霏收官日夺魁,达成蝶泳大礼包,预定亚运会MVP

加冕6金王!张雨霏收官日夺魁,达成蝶泳大礼包,预定亚运会MVP

天涯沦落人
2023-09-29 19:35:23
快讯!普京发表重磅声明

快讯!普京发表重磅声明

古今风云人物
2023-09-29 16:54:51
40分钟不雅内容被曝,浙江00后女生,聊天记录不堪入目

40分钟不雅内容被曝,浙江00后女生,聊天记录不堪入目

喜西说历史
2023-09-28 09:37:12
恒大在贫困县的炒房故事:先做慈善免费拿地,开盘后房价瞬间翻倍

恒大在贫困县的炒房故事:先做慈善免费拿地,开盘后房价瞬间翻倍

爆角追踪
2023-09-29 21:05:36
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已经离开香港,拿着在香港套现的几百亿

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已经离开香港,拿着在香港套现的几百亿

娱乐幸运星星
2023-09-29 20:17:28
克里米亚半岛守不住了

克里米亚半岛守不住了

职业农民朱朱助三农
2023-09-29 17:27:08
陈凯歌《志愿军》成为国庆档最惨电影,预计亏损8亿元

陈凯歌《志愿军》成为国庆档最惨电影,预计亏损8亿元

一只雪白的大乌鸦
2023-09-29 16:34:44
6643亿消失,恒大的盖子才开始掀开!

6643亿消失,恒大的盖子才开始掀开!

燕梳楼2021
2023-09-29 15:55:17
2023-09-29 22:56:49

头条要闻

男子碾死躺道闸杆下老太被判无罪 检察机关提出抗诉

头条要闻

男子碾死躺道闸杆下老太被判无罪 检察机关提出抗诉

财经要闻

恒大系丧钟轰隆:许家印的罪与罚

体育要闻

时辰已到,末日降临

娱乐要闻

Baby出征巴黎时装周待遇还不如95花

科技要闻

能造EUV光刻机的欧洲:第一次有了自己的EUV生产线

汽车要闻

内装更豪华 福特探险者赤金版10月4日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教育
本地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闹中取静,于独栋别墅中重构空间秩序

惨惨惨!科多杯S2:Happy 7-0横扫浪漫

教育要闻

有关know的介词短语,你会了吗?快来跟着视频看看吧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我“混进”了河南今年最火的科技馆

军事要闻

台"拼装潜艇"在岸上搞"下水典礼"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