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义社”碑正面
近日,记者从隆尧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公子村在筹建村史馆征集文物史料时,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发掘出土一块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石碑。
村民维修街巷时挖出“新义社”碑
村民正在查看发现的“新义社”
“新义社”碑正面(未清洗)
该碑长131厘米、宽96厘米、厚16厘米,青石质,碑座已失,文字为楷体,大部分清晰可辨,共500余字。碑文首行题为《公子村前牌新义社记》,石碑详细记载了新义社成员情况以及在两任外国传教士卢老父师和梨轩叶老父师的资助下,重立义塾、请师教读和义社置买房产等情况,碑文中上部刻有满汉文“唐山县印”。
“新义社”碑局部印章。
隆尧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有关人员介绍,新义社就是当时的民间公益组织;清光绪年间基督教正式传入邢台,主要表现为传教活动和慈善事业同时开展,以此扩大教会的影响,推动基督教的传播;这块碑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传教活动具有较高的实物价值。(郭英杰 潘志方)